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9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生转折的极其关键阶段 | 第9-10页 |
(二)高一年级学生面临的变化 | 第10页 |
(三)本文拟研究探讨的问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一、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健康、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压力、心理压力和压力源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二、心理压力源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三、本论文所依据的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9页 |
第三章 高一年级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 第19-2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1、问卷调查 | 第20页 |
2、访谈法 | 第20-21页 |
三、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21-24页 |
1、问卷法 | 第21-22页 |
2、访谈法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一、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二、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压力在同年级不同班级层次上的差异 | 第25页 |
三、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压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25-26页 |
四、访谈结果 | 第26-29页 |
(一)个体访谈结果如下 | 第26-28页 |
(二)团体访谈结果 | 第28-29页 |
五、分析讨论 | 第29-34页 |
(一)、高一学生的四种最主要的压力源分别是:学习竞争压力、学习挫折压力、和父母交往压力以及老师同学交往压力 | 第29-31页 |
(二)、创新班层次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 | 第31页 |
(三)、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的心理压力普遍高于女生压力 | 第31-32页 |
(四)、结论 | 第32-34页 |
第五章 运用积极心理学缓解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研究 | 第34-51页 |
一、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 第34-38页 |
(一)、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恢复学生的心理资源 | 第35-36页 |
(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 第36-38页 |
(三)、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梦想他的未来 | 第38页 |
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 第38-44页 |
(一)、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 第39页 |
(二)、帮助学生学会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焦虑 | 第39-44页 |
(三)、加强高一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 第44页 |
三、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 第44-51页 |
(一)、学校教育环境对缓解学生压力的影响 | 第44-47页 |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第47-49页 |
(三)、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 第49-50页 |
(四)整合社会资源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2页 |
一、研究的结论 | 第51页 |
二、研究的局限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附录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