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写作学与修辞学论文--翻译学论文

交替传译中语篇结构对原语语篇难度的影响研究--以英汉交传为例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7-25页
    1.1 研究起源第17-18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第19-21页
    1.4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5 本研究的章节安排第22-2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5-49页
    2.1 口译中的原语语篇第25-26页
    2.2 翻译难度及其影响因素第26-33页
        2.2.1 翻译难度第26-27页
        2.2.2 笔译难度的影响因素第27-29页
        2.2.3 口译难度的影响因素第29-31页
        2.2.4 前人研究对口译难度研究的启示第31-33页
    2.3 交替传译与语篇结构第33-40页
        2.3.1 交传实质与语篇结构第33-34页
        2.3.2 交传过程与语篇结构第34-38页
            2.3.2.1 交传听辨理解与语篇结构第34-37页
            2.3.2.2 交传记忆与语篇结构第37-38页
        2.3.3 交传质量评估与语篇结构第38-39页
        2.3.4 交传译员能力与语篇结构第39-40页
    2.4 语篇结构理论第40-45页
        2.4.1 语篇结构理论综述第40-42页
        2.4.2 修辞关系对语篇加工的影响第42-45页
    2.5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45-49页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路径第49-61页
    3.1 理论基础第49-55页
        3.1.1 认知视角下的交替传译过程第49-50页
        3.1.2 修辞结构理论第50-55页
            3.1.2.1 对语篇结构的基本认识第50-51页
            3.1.2.2 核心概念和描写机制第51-54页
            3.1.2.3 修辞结构理论和语篇连贯第54页
            3.1.2.4 修辞结构工具的介绍第54-55页
    3.2 理论框架第55-56页
    3.3 工作定义第56-59页
        3.3.1 交替传译原语语篇第56页
        3.3.2 交替传译原语语篇难度第56-57页
            3.3.2.1 定义第56页
            3.3.2.2“难度”概念的操作化第56-57页
        3.3.3 学生译员第57页
        3.3.4 语篇结构第57页
        3.3.5 信息层级第57-58页
        3.3.6 修辞关系类型第58-59页
            3.3.6.1 推演类关系第58页
            3.3.6.2 添补类关系第58-59页
    3.4 研究路径第59-61页
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第61-77页
    4.1 实验法第61-74页
        4.1.1 实验选材第61-70页
            4.1.1.1 变量控制第61-63页
            4.1.1.2 自变量第63-70页
        4.1.2 实验对象第70-71页
        4.1.3 实验步骤第71-72页
            4.1.3.1 实验前第71页
            4.1.3.2 实验中第71页
            4.1.3.3 实验后第71-72页
        4.1.4 实验结果评分第72-74页
            4.1.4.1 整体评估第72-73页
            4.1.4.2 信息忠实度评估第73-74页
    4.2 调查问卷法第74-75页
    4.3 数据分析方法第75-77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第77-117页
    5.1 实验一数据分析第77-86页
        5.1.1 统计检验结果第77-80页
        5.1.2 原因分析第80-86页
    5.2 实验二结果分析第86-99页
        5.2.1 统计检验结果第86-88页
        5.2.2 原因分析第88-98页
        5.2.3 分析总结第98-99页
    5.3 实验三结果分析第99-117页
        5.3.1 统计检验结果第99-101页
        5.3.2 原因分析第101-115页
        5.3.3 分析总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117-123页
    6.1 研究结论第117-118页
    6.2 主要贡献第118-119页
    6.3 研究局限性第119-120页
    6.4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第120-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5页
附录第135-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班牙语和西班牙的地区语言--西班牙国家隐性语言政策和地区显性语言政策比较研究
下一篇:日语授受表达的“利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