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摘要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1.2 理论支撑与案例分析 | 第11-12页 |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2.1 国内外口译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1.1 国外口译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1.2 国内口译现状 | 第14页 |
| 2.2 我国记者招待会口译现状研究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释意理论及口译的释意性的解析 | 第16-19页 |
| 3.1 释意理论的产生 | 第16页 |
| 3.2 释意理论的内涵解析 | 第16-18页 |
| 3.2.1 释意理论“三层次” | 第16-17页 |
| 3.2.2 释意理论的“三部曲” | 第17-18页 |
| 3.3 口译的释意性 | 第18-19页 |
| 第四章 “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 | 第19-22页 |
| 4.1 “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特点 | 第19-20页 |
| 4.1.1 话题与时俱进 | 第19页 |
| 4.1.2 中国特色类词语 | 第19页 |
| 4.1.3 复杂的口语发音 | 第19-20页 |
| 4.2 “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 4.2.1 发言人 | 第20页 |
| 4.2.2 译员 | 第20-21页 |
| 4.2.3 听众 | 第21-22页 |
| 第五章 释意理论指导下“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原则 | 第22-27页 |
| 5.1 忠实原则 | 第22-24页 |
| 5.1.1 原语的语义忠实 | 第22-23页 |
| 5.1.2 原语的风格忠实 | 第23-24页 |
| 5.2 等效原则 | 第24-27页 |
| 5.2.1 政治功能等效 | 第24-25页 |
| 5.2.2 文化功能等效 | 第25-26页 |
| 5.2.3 情感功能等效 | 第26-27页 |
| 第六章 释意理论指导下“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翻译策略 | 第27-30页 |
| 6.1 语际增减 | 第27-28页 |
| 6.2 逻辑加工 | 第28页 |
| 6.3 适度阐述 | 第28-30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附录1 | 第33-37页 |
| 附录2 | 第37-48页 |
| 附录3 | 第48-54页 |
| 附录4 | 第54-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