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民族声乐发展新概况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当代民族声乐中出现的“新元素” | 第15-30页 |
| 2.1 哈辉“新雅乐” | 第15-20页 |
| 2.1.1 简介 | 第15页 |
| 2.1.2 “新雅乐”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第15页 |
| 2.1.3 作品分析 | 第15-17页 |
| 2.1.4 哈辉唱腔特点的研究与分析 | 第17-20页 |
| 2.2 以胡廷江、栾凯为代表的青年作曲家新创作民族声乐作品 | 第20-25页 |
| 2.2.1 胡廷江创作特点与作品分析 | 第21-24页 |
| 2.2.2 栾凯创作特征与作品分析 | 第24-25页 |
| 2.3 龚琳娜的《忐忑》、《相思染》中的非主流音乐美学元素的存在及社会意义 | 第25-30页 |
| 2.3.1 《忐忑》的创作背景 | 第26页 |
| 2.3.2 作品分析 | 第26-30页 |
| 第三章 民族与流行的碰撞对“民族声乐新元素”进行探究与审美期待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当代民声新作品对用声上的技术要求 | 第32-33页 |
| 4.1 声音为作品服务 | 第32页 |
| 4.2 创作者对于演唱者的声音要求 | 第32页 |
| 4.3 用声技巧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如何正确对待民族声乐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 第33-35页 |
| 5.1 发展方式多样化 | 第33页 |
| 5.2 继承和发展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7-48页 |
| 承诺书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