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的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的综述 | 第11-12页 |
2 音乐表现能力概述 | 第12-22页 |
2.1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音乐表现”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1“音乐表现”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初级中学“音乐表现”的界定 | 第12-13页 |
2.2 初中“音乐表现”的特征 | 第13-17页 |
2.2.1“音乐表现”的实践性 | 第13-14页 |
2.2.2“音乐表现”的情感性 | 第14-15页 |
2.2.3“音乐表现”的创造性 | 第15-16页 |
2.2.4“音乐表现”的综合性 | 第16-17页 |
2.3 初中“音乐表现”能力及其构成 | 第17-22页 |
2.3.1 演唱能力 | 第17-18页 |
2.3.2 演奏能力 | 第18-19页 |
2.3.3 识读乐谱 | 第19-20页 |
2.3.4 综合表演能力 | 第20-22页 |
3 重庆南岸城镇初中音乐表现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22-36页 |
3.1 初中“音乐表现”能力的调查概况 | 第22-24页 |
3.1.1 南岸音乐教育的总体情况 | 第22-23页 |
3.1.2 弹子石中学“音乐表现”能力的现状 | 第23-24页 |
3.2 弹子石中学“音乐表现”教学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4-34页 |
3.2.1 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24-33页 |
3.2.2 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33-34页 |
3.3 弹子石中学“音乐表现”教学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3.3.1“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误区 | 第34页 |
3.3.2 传统的“音乐表现”教学方法 | 第34-35页 |
3.3.3 学生欠缺“音乐表现”的主动性 | 第35-36页 |
4 南岸城镇初中“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36-49页 |
4.1 丰富课堂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实践方式 | 第36-42页 |
4.1.1 演唱技能培养 | 第36-37页 |
4.1.2 演奏技能培养 | 第37-39页 |
4.1.3 融识谱于唱奏活动中 | 第39-41页 |
4.1.4 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 第41-42页 |
4.2 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方式 | 第42-47页 |
4.2.1 营造利于学生表现的课堂氛围 | 第43-44页 |
4.2.2 将现代技术与音乐表现相结合 | 第44-45页 |
4.2.3 改变学习评价方式 , 激发学生表现 | 第45-47页 |
4.3 课内能力培养与课外音乐活动结合 | 第47-49页 |
4.3.1 开展集体性特色音乐活动 | 第47-48页 |
4.3.2 关注学生兴趣 , 开展社团表演活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