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相关内容概述 | 第14-23页 |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1 心理危机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3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定义 | 第15页 |
2.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 第15-23页 |
2.2.1 宏观角度分析 | 第15-17页 |
2.2.2 微观角度分析 | 第17-19页 |
2.2.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4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及表现 | 第20-23页 |
3 内蒙古N大学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人员访谈记录分析 | 第23-30页 |
3.1 访谈对象 | 第23页 |
3.2 收集访谈资料 | 第23页 |
3.3 整理访谈资料 | 第23-24页 |
3.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3.4.1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出发点 | 第24页 |
3.4.2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优先等级 | 第24-25页 |
3.4.3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方式方法 | 第25-27页 |
3.4.4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效果 | 第27页 |
3.4.5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不足及建议 | 第27-30页 |
4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 第30-38页 |
4.1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保障条件 | 第30-31页 |
4.1.1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机构建设 | 第30-31页 |
4.1.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制度建设 | 第31页 |
4.2 高校大学心理危机预防应遵循的原则 | 第31-32页 |
4.2.1 坚持全员预防原则 | 第31-32页 |
4.2.2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 | 第32页 |
4.2.3 坚持时效性原则 | 第32页 |
4.2.4 坚持协调性原则 | 第32页 |
4.2.5 坚持保密性原则 | 第32页 |
4.3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建设 | 第32-38页 |
4.3.1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前早期预防体系建设 | 第32-35页 |
4.3.2 出现危机征兆的高危学生的预警体系建设 | 第35-38页 |
5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