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新生代员工作激励因素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2.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 1.2.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1.3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2.1.1 证券业 | 第15页 |
| 2.1.2 新生代员工 | 第15-16页 |
| 2.1.3 工作激励 | 第16-17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 2.2.2 ERG理论 | 第18-19页 |
| 2.2.3 双因素理论 | 第19页 |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24-28页 |
| 3.1 指标的选取 | 第24页 |
| 3.2 问卷设计 | 第24-25页 |
| 3.3 问卷预测试 | 第25-26页 |
| 3.3.2 预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第25-26页 |
| 3.3.3 预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 第26页 |
| 3.4 数据收集 | 第26-2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实证分析 | 第28-44页 |
| 4.1 描述性分析 | 第28-30页 |
| 4.2 因子分析 | 第30-37页 |
| 4.2.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0-31页 |
| 4.2.2 公因子方差 | 第31-32页 |
| 4.2.3 解释的总方差 | 第32-33页 |
| 4.2.4 旋转成份矩阵 | 第33-37页 |
| 4.3 回归分析 | 第37-41页 |
| 4.3.1 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 4.3.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9-41页 |
| 4.4 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 4.4.1 员工对组织环境因子的满意度最高 | 第42页 |
| 4.4.2 工作生活平衡因子与工作积极性的不相关 | 第42-43页 |
| 4.4.3 三大激励因子对工作满意度有正相关关系 | 第4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 5.1 加强公司管理 | 第44-46页 |
| 5.1.1 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 | 第44-45页 |
| 5.1.2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 第45页 |
| 5.1.3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第45-46页 |
| 5.2 注重工作价值所自带的激励 | 第46-47页 |
| 5.2.1 加强人岗匹配 | 第46-47页 |
| 5.2.2 提供相应培训 | 第47页 |
| 5.3 加强工作中组织环境的建设 | 第47-49页 |
| 5.3.1 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 第47-48页 |
| 5.3.2 创造通畅的上下级交流渠道 | 第48-4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6.1 结论 | 第49页 |
| 6.2 不足 | 第49-50页 |
| 6.3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A | 第53-5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