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劳动经济论文

辽宁省产业结构视角下的就业政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2-13页
        (一)研究思路第12-13页
        (二)研究内容第13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1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一)产业结构第15页
        (二)就业结构第15-16页
        (三)产业结构政策第16页
        (四)就业政策第16页
        (五)就业结构政策第16-17页
    二、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马克思就业理论第17-18页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政策影响的问题分析第19-32页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问题的提炼第19-20页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模型第19页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第19-20页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第20-29页
        (一)结构偏离度方法第20-21页
        (二)辽宁省三产业产值变动的趋势分析第21-24页
        (三)辽宁省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第24-28页
        (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关系分析第28-29页
    三、辽宁省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关系分析及交互作用机理第29-32页
        (一)辽宁省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关系分析第29-30页
        (二)辽宁省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交互作用机理分析第30-32页
第四章 辽宁省产业与就业结构相关度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一、结构相关度的问题分析第32-33页
        (一)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32页
        (二)第二产业产值与就业人口数不协调第32页
        (三)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口数的协调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第32-33页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6页
        (一)现存政策体系与产业就业结构匹配度不够第33页
        (二)产业政策未得到及时改善第33-34页
        (三)就业政策未得到及时优化第34-36页
第五章 促进辽宁省产业与就业结构协同发展的政策研究第36-46页
    一、建立健全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的政策体系目标第36-38页
        (一)确立长期政策目标第36-37页
        (二)完善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发展目标第37-38页
    二、完善辽宁省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第38-41页
        (一)促进第一产业集约化发展第38页
        (二)促进第二产业优化升级第38-39页
        (三)促进第三产业向高端发展第39-40页
        (四)加大对新兴产业与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第40-41页
    三、优化辽宁省就业政策的措施第41-46页
        (一)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41-42页
        (二)优化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第42-43页
        (三)强化特定人员的政策扶持力度第43-44页
        (四)落实科教措施加大科技投入与人才培养第44-4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一、结论第46-47页
    二、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下一篇:锦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