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论文选题及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16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论文研究流程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及归因分析第19-31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界说第19-24页
     ·伦理和伦理学第19-21页
     ·网络伦理的认知第21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第21-24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界说第24-26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的内涵第24-25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的类型第25-26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分析第26-31页
     ·社区主体行为意识层面的原因分析第27-28页
     ·社区伦理形成机制层面的原因分析第28-29页
     ·社区技术属性层面的原因分析第29-31页
第3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的分析与设计第31-41页
   ·理论基础第31-32页
     ·系统论第31页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理论第31-32页
   ·方法基础第32-34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方法的选定第32-34页
     ·社会网络分析法第34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第34-36页
     ·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模型构建的需求分析第35-36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的设计第36-41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的业务流程分析第36-37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的概念模型第37-41页
第4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的构建第41-65页
   ·研究资料的收集第41-50页
     ·《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介绍第41-43页
     ·研究数据的来源第43-50页
   ·研究数据的整理第50-59页
     ·学习者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数据的整理第50-51页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社会网络结构数据整理第51-59页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因子分析第59-65页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检验第60页
     ·因子分析第60-63页
     ·因子分析结果第63-65页
第5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的复核效化第65-75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65-69页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65-66页
     ·学习者社会网络结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66-69页
   ·两个样本的差异性检验第69-72页
     ·两个样本社会网络基本属性特征值的差异性检验第69-70页
     ·两个样本平时成绩的差异性检验第70-71页
     ·两个样本学习者点度中心度的差异性检验第71-72页
   ·模型复核效化检验第72-75页
第6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研究结论第75-76页
   ·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第76-78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76页
     ·研究的不足第76-77页
     ·研究的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与现实联通的教育路径:掌上学习APP研究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