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插图附表清单 | 第10-12页 |
| 縮略语表 | 第12-13页 |
| 1. 引言 | 第13-23页 |
| ·酸奶及其发酵过程 | 第13-16页 |
| ·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酸 | 第13-14页 |
| ·酸奶中的风味物质 | 第14-15页 |
| ·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互作 | 第15-16页 |
| ·酸奶发酵菌在牛奶发酵产风味物质的代谢途径 | 第16-19页 |
| ·糖代谢 | 第17页 |
| ·脂肪代谢 | 第17-18页 |
| ·蛋白质代谢 | 第18-19页 |
| ·酸奶发酵菌在发酵代谢中的关键功能基因 | 第19-20页 |
| ·MLST研究技术 | 第20-21页 |
| ·q-PCR技术 | 第21页 |
|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立题意义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7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4-2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37页 |
| ·菌株活化及发酵乳制备 | 第26-27页 |
| ·发酵及贮藏期间指标测定 | 第27-30页 |
| ·功能基因MLST分析 | 第30-35页 |
| ·功能基因q-PCR分析 | 第35-37页 |
| ·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37页 |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7-102页 |
| ·嗜热链球菌发酵、产酸和产风味物质特性 | 第37-51页 |
| ·酸奶发酵期间pH值和滴定酸度变化 | 第37-39页 |
| ·嗜热链球菌酸奶贮藏期间pH值变化 | 第39-41页 |
| ·嗜热链球菌酸奶贮藏期间滴定酸度变化 | 第41-43页 |
| ·嗜热链球菌发酵酸奶贮藏期间乙醛含量的变化 | 第43-46页 |
| ·嗜热链球菌发酵酸奶贮藏期间双乙酰含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 ·嗜热链球菌发酵酸奶贮藏期间乳酸含量的变化 | 第47-49页 |
| ·嗜热链球菌发酵酸奶贮藏期间活菌数的变化 | 第49-50页 |
| ·嗜热链球菌贮藏期间产酸、产风味物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 ·嗜热链球菌功能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 第51-61页 |
| ·嗜热链球菌关键功能基因扩增产物质量检测 | 第51-52页 |
| ·嗜热链球菌关键功能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52-61页 |
| ·嗜热链球菌产香、产酸特性功能基因q-PCR定量分析 | 第61-74页 |
| ·嗜热链球菌贮藏期间RNA质量检测 | 第61-62页 |
| ·嗜热链球菌关键功能基因引物扩增质量检测 | 第62-63页 |
| ·嗜热链球菌产香代谢关键功能基因q-PCR定量结果 | 第63-69页 |
| ·嗜热链球菌风味物质含量与关键功能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第69-74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产酸及风味物质特性研究 | 第74-83页 |
| ·酸奶发酵期间发酵和产酸特性研究 | 第74-75页 |
| ·酸奶贮藏期间乙醛含量的变化 | 第75-78页 |
| ·酸奶贮藏期间双乙酰含量的变化 | 第78-80页 |
| ·酸奶发酵期间乳酸含量的变化 | 第80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奶贮藏期间活菌数的变化 | 第80-81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产酸、产香特性相关性分析 | 第81-83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功能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 第83-92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功能基因PCR扩增效果检测 | 第83-84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功能基因MLST分型 | 第84-92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产香、产酸特性功能基因q-PCR定量分析 | 第92-102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功能基因RNA提取质量检测 | 第92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功能基因溶解曲线 | 第92-93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功能q-PCR分析 | 第93-99页 |
| ·保加利亚乳杆菌乙醛含量与关键功能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 第99-102页 |
| 4. 结论 | 第102-104页 |
| 5.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4-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