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缘由和研究对象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 第9-12页 |
| ·限定性范围副词的个体研究 | 第9-10页 |
| ·限定性范围副词的整体研究 | 第10-11页 |
| ·限定性范围副词的习得研究 | 第11-12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第2章 留学生限定性范围副词使用情况 | 第14-20页 |
|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汉语母语者语料库的总体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 第15-16页 |
|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汉语母语者语料库的单用情况对比分析 | 第16-18页 |
|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与汉语母语者语料库的连用情况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留学生限定性范围副词单用时的偏误分析 | 第20-43页 |
| ·“只”的偏误分析 | 第20-30页 |
| ·“就”的偏误分析 | 第30-34页 |
| ·“仅(仅)”的偏误分析 | 第34-36页 |
| ·“单(单)”的偏误分析 | 第36-37页 |
| ·“才”的偏误分析 | 第37-40页 |
| ·“光”的偏误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4章 留学生限定性范围副词连用时的偏误分析 | 第43-55页 |
| ·留学生限定性范围副词连用时的偏误分析 | 第43-48页 |
| ·“只”与“不过”连用时的偏误 | 第43-45页 |
| ·“就”与“只”连用时的偏误 | 第45-46页 |
| ·“单(单)”与“只”连用时的偏误 | 第46-47页 |
| ·“仅(仅)”与“只”连用时的偏误 | 第47页 |
| ·“都”与“只”连用时的偏误 | 第47-48页 |
| ·现代汉语限定性范围副词与其他范围副词配合连用类型 | 第48-53页 |
| ·“只”与其他范围副词的配合连用 | 第49-50页 |
| ·“才”与其他范围副词的配合连用 | 第50-52页 |
| ·“仅(仅)”与其他范围副词的配合连用 | 第52页 |
| ·“光”与其他范围副词的配合连用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5章 留学生限定性范围副词习得情况 | 第55-58页 |
| ·限定性范围副词单用时的正误情况 | 第55-56页 |
| ·限定性范围副词连用时的正误情况 | 第56-57页 |
| ·限定性范围副词单用时与连用时的正误情况对比分析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教学大纲及教材中限定性范围副词的设置情况及教学策略 | 第58-65页 |
| ·教材及教学大纲中限定性范围副词的设置情况 | 第58-59页 |
| ·教学大纲中限定性范围副词的设置情况 | 第58页 |
| ·教材中限定性范围副词的设置情况 | 第58-59页 |
| ·留学生限定性范围副词偏误原因分析 | 第59-60页 |
| ·语际迁移 | 第59页 |
| ·语内迁移 | 第59页 |
| ·学习语境 | 第59-60页 |
| ·回避策略 | 第60页 |
| ·本体研究的不足 | 第60页 |
| ·教学策略 | 第60-65页 |
| ·对比法 | 第61-62页 |
| ·固定搭配法 | 第62-63页 |
| ·删除法 | 第63页 |
| ·分阶段教学与系统复习巩固 | 第63-65页 |
| 结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