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4页 |
| ·国际教育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教育背景 | 第11页 |
|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 | 第11-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 ·为培养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提供了理论支撑 | 第14-15页 |
| ·符合时代的要求 | 第15页 |
| ·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5-16页 |
| ·有利于被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 第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 ·国内外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国内外地理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3-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第2章 关联主义指导地理信息素养培养的理论概述 | 第26-36页 |
|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对学习的启示 | 第26-30页 |
|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第26-28页 |
|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关联主义对学习的启示 | 第29-30页 |
| ·地理信息素养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30-34页 |
| ·地理信息素养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0-32页 |
| ·地理信息素养的组成 | 第32-34页 |
| ·关联主义视角下的地理信息素养 | 第34-36页 |
| 第3章 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36-48页 |
| ·调查目的 | 第36页 |
| ·调查对象和方法 | 第36-37页 |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7-45页 |
| ·中学生地理信息意识的现状 | 第37-38页 |
| ·中学生地理信息知识的现状 | 第38-41页 |
| ·中学生地理信息能力的现状 | 第41-43页 |
| ·中学生地理信息道德的现状 | 第43-44页 |
| ·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培养环境的现状 | 第44-45页 |
|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 ·访谈摘要 | 第45-47页 |
| ·访谈整理分析 | 第47-48页 |
| 第4章 培养策略 | 第48-58页 |
| ·政府、社会策略 | 第48-49页 |
| ·继续优化教育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 | 第48页 |
| ·加强中小学校与高等院校的联系 | 第48-49页 |
| ·校方策略 | 第49-51页 |
| ·加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创设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 | 第49-50页 |
|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提高其获取原始信息能力 | 第50页 |
| ·发挥传统优势,不断丰富图书馆地理信息资源 | 第50-51页 |
| ·教师策略 | 第51-55页 |
| ·地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现代化理念 | 第51-53页 |
| ·地理教师要增进教学知能,改革传统教学设计 | 第53-55页 |
| ·学生策略 | 第55-58页 |
| ·注重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信息整理平台 | 第55-56页 |
| ·延展学习网络,创设“云学习”环境 | 第56页 |
| ·开展协作学习,提高思维能力 | 第56-57页 |
| ·开发信息交互渠道,建立网络社区 | 第57页 |
| ·关注大众信息媒体,拓宽信息来源 | 第57-58页 |
| 第5章 结束语 | 第58-61页 |
| ·基本结论 | 第58-59页 |
|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