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调查问卷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新课标"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解读 | 第13-18页 |
·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 第13-15页 |
·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 第15-16页 |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 第16-18页 |
第3章 对岳麓版必修2"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的分析 | 第18-27页 |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的呈现方式 | 第18-21页 |
·课文系统 | 第18-19页 |
·课文辅助系统 | 第19-21页 |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 第24-27页 |
·优点 | 第24-25页 |
·不足 | 第25-27页 |
第4章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资源的拓展 | 第27-37页 |
·史学研究与学术前沿 | 第27-28页 |
·关于土地私有制问题的争论 | 第27页 |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争论 | 第27页 |
·关于井田制的争论 | 第27-28页 |
·关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争论 | 第28页 |
·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资料的补充 | 第28-37页 |
·补充文献资料 | 第28-30页 |
·补充文艺史料 | 第30-31页 |
·补充图片资料 | 第31-35页 |
·补充影音资料 | 第35-36页 |
·实物资料 | 第36-37页 |
第5章 "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方法的更新 | 第37-57页 |
·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 第37-39页 |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第37页 |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 第37-38页 |
·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 第38-39页 |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 第39-41页 |
·优化教学模式 | 第41-55页 |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 第41-45页 |
·情景复现模式 | 第45-48页 |
·学案导学模式 | 第48-55页 |
·教学评价 | 第55-57页 |
第6章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课堂教学设计 | 第57-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