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教育平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部分 导论第8-16页
 一、研究缘起第8-11页
  1. 农民工的大量涌现衍生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第8-10页
  2. 本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感触颇深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研究设计第13-16页
  1.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3-14页
  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第14-16页
第二部分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第16-52页
 一、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 农民工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 农民工子女概念界定第17页
  (三) 义务教育含义第17-18页
  (四)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界定第18页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审视第18-38页
  (一) 渴望走进城市学校的孩子们第20-24页
  (二) 走进城市学校大门的孩子们—适应性问题第24-31页
  (三) 被学校抛弃的孩子们第31-32页
  (四) 渴望享受优质教育的孩子们第32-35页
  (五) 免借读费的坎坷历程第35-37页
  (六) 阳光政策何时真正阳光第37-38页
 三、问题致因分析第38-52页
  (一) 家庭教育脆弱第38-43页
  (二) 学校教育不公平第43-49页
  (三) 制度障碍第49-52页
第三部分 思考与建议第52-62页
 一、家长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第52-54页
  (一) 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要合理,尊重孩子的愿望第52-53页
  (二)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少说教,多情感投入第53页
  (三)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防止家庭教育功能错位第53-54页
 二、学校内要建立平等的教育环境,消除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门槛第54-57页
  (一) 建立适应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办学方式和灵活的管理办法第54-55页
  (二) 教师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经验,给他们真正平等的教育第55页
  (三) 创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使这些儿童拥有理想的成长氛围第55-56页
  (四) 转变对教师和教育质量的评价观念,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第56-57页
 三、教育公平是制定义务教育政策的首要价值选择第57-60页
  (一) 实行“教育券”制度第58-59页
  (二) 以国家财政为支持,大幅降低公办学校的借读费和入学的门槛第59页
  (三) 修订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新的法规和政策第59-60页
 四、社区方面的措施第60-62页
  (一) 牵头建立农民工组织,使农民工有组织保证第60页
  (二) 组织农民工及其子女参加社区内各种活动,培养他们主人翁意识第60-61页
  (三) 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联系,发挥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中的桥梁作用第61页
  (四) 创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基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入学第61-62页
第四部分 结语第62-63页
附录第63-70页
 附录一 家庭教养方式与意向调查问卷第63-66页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第66-69页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第69页
 附录四 失学儿童访谈提纲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低空飞行与突防的三维演示系统研制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的多机器人运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