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流行音乐对中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影响研究--以广州海运技工学校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言第9-17页
 一、选题缘由第9页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9-13页
  (一) 流行音乐第9-10页
  (二) 流行歌曲第10页
  (三) 高雅音乐第10-11页
  (四) 音乐审美情趣第11-12页
  (五) 音乐审美教育第12页
  (六) 中职学生第12-13页
 三、研究综述第13-14页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五、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流行音乐特征及新时期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第17-22页
 一、流行音乐的特征第17-18页
  (一) 大众性第17页
  (二) 娱乐性第17页
  (三) 商业性第17-18页
  (四) 时尚性第18页
  (五) 多元性第18页
 二、新时期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第18-22页
  (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流行音乐的繁荣期第18-19页
  (二)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流行音乐的平稳期第19-20页
  (三) 21 世纪流行音乐的多元化时期第20-22页
第二章 流行音乐对中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影响的调查——以广州海运技工学校为个案第22-32页
 一、对学生的音乐喜好及接触流行音乐状况的问卷调查第22-25页
  (一)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第22-23页
  (二) 分析归纳第23-25页
   1. 港台流行音乐大获青睐,音乐就是唱歌第23-24页
   2. 流行歌曲成为中职学生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传媒扮演重要角色第24-25页
 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问卷调查第25-26页
  (一)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第25页
  (二) 分析归纳第25-26页
   1. 中职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停留在感官和自身情绪阶段,音乐审美感受听辨能力有待加强第25-26页
   2. 中职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判断能力停留在娱乐阶段第26页
   3. “追星族”现象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音乐鉴赏力第26页
 三、2009 年海运技工学校校园十大歌手决赛现场观察第26-29页
  (一) 选歌情况:以爱情为主题的歌曲成为主打第27-28页
  (二) 衣着及台风:模仿明星惟妙惟肖第28-29页
  (三) 歌唱水平第29页
 四、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知访谈第29-32页
  (一) 流行音乐的“时尚和直白”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第29-30页
  (二) 中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还比较肤浅第30页
  (三) 中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大部分停留在感官满足和生理刺激庸俗低级层面第30页
  (四) 中职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容乐观第30-32页
第三章 流行音乐对中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影响第32-37页
 一、流行音乐对中职学生审美情趣的积极影响第32-34页
  (一) 丰富了中职学生音乐的感知体验第32页
  (二) 有利于学生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第32-33页
  (三) 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第33-34页
 二、流行音乐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消极影响第34-37页
  (一) 部分艺术质量不高,格调较低的流行音乐作品影响学生审美判断力第34页
  (二) 部分低俗的网络流行音乐作品造成学生庸俗低级的审美情趣第34-35页
  (三) 音乐过于简单、歌词过于直白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美的创造想象能力第35页
  (四) 流行歌曲的过分炒作,使学生出现“偏食”的审美情趣第35-37页
第四章 流行音乐对中职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影响的原因分析第37-42页
 一、中职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心理原因第37-39页
  (一) 从众心理第37-38页
  (二) 定势心理第38页
  (三) 攀附性虚荣心理第38-39页
  (四) 替代性满足心理第39页
  (五) 宣泄心理第39页
 二、当前社会音乐环境下流行音乐对中职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第39-42页
  (一) 大众传媒对流行音乐的“权威性”宣传、传播对中职学生的影响..第40页
  (二) 社会音乐环境中的浮泛现象第40页
  (三) “造星工程”下的“追星族”第40-42页
第五章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中职学生健康、高尚审美情趣的策略研究第42-51页
 一、通过学校音乐审美教育培养中职学生健康、高尚审美情趣第42-43页
  (一) 什么是音乐审美教育第42页
  (二)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情趣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第42-43页
 二、培养中职学生健康、高尚审美情趣的教学实践策略第43-51页
  (一)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第43-46页
  (二) 搭建流行音乐通往高雅音乐的桥梁第46-47页
  (三) 强化高雅音乐的教育,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自觉抵制“流行音乐”中的不良影响第47-49页
  (四) 加强课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以彭州Z中学为例
下一篇:攀枝花市民族中学课堂对话的问题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