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粮食分析中近红外光谱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近红外光谱测试技术的发展第14-20页
   ·近红外光谱测试的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第20-23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第29-55页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原理第29-39页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条件第29-30页
     ·有机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第30-32页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基础第32-33页
     ·漫反射光谱参数第33-36页
     ·漫反射吸光度第36-37页
     ·漫反射光谱的Kubelka-Munk(K-M)函数第37页
     ·使用漫反射吸光度做多组分样品分析第37-39页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第39-44页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40-41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第41-42页
     ·预处理方法简介第42-43页
     ·定标预测变量第43-44页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绝对标准第44-48页
     ·水分测定第44-46页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第46-47页
     ·粗蛋白质的测定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第三章 粮食成分近红外光谱测试仪第55-75页
   ·近红外光谱仪的结构第55-56页
   ·相关技术第56-64页
     ·光源第56-59页
     ·干涉滤光片第59-62页
     ·探测器第62-64页
   ·粮食成分近红外光谱测试仪的设计第64-73页
   ·本章小结第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四章 粮食成分近红外光谱测试仪的性能分析第75-97页
   ·不同带宽两种仪器结果比较第75-82页
     ·样品与实验仪器第75-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2页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不同分辨率的分析结果第82-94页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原理第82-85页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样品池设计第85-86页
     ·样品池转动与静止条件下结果比较第86-89页
     ·不同分辨率实验与结果讨论第89-94页
   ·自制仪器样品池动静分析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7页
第五章 温度对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影响第97-112页
   ·样品温度的影响第97-100页
     ·实验设计与结果第97-99页
     ·定标预测结果第99-100页
   ·环境温度的影响第100-106页
     ·实验设计与结果第100-102页
     ·温度修正模型与22℃模型分析结果比较第102-105页
     ·温度不敏感模型第105页
     ·本节结论第105-106页
   ·温度对探测器的影响第106-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2-113页
附录一 发表论文目录第113-114页
附录二 个人简历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字交叉形河道水流水质模拟
下一篇:细分曲面与经典样条曲面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