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土教材开发、收藏与研究项目”的研究与思考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导论 | 第8-19页 |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方法 | 第8-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 一、概述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项目 | 第12-13页 |
| 二、梳理已收藏的乡土教材成果 | 第13页 |
| 三、关注我国乡土教育发展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概念解析及界定 | 第14-19页 |
| 一、核心概念 | 第14-17页 |
| 二、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多元文化乡土教材》的研发与使用 | 第19-39页 |
| 第一节 《多元文化乡土教材》研发项目介绍 | 第19-28页 |
| 一、项目背景 | 第20-21页 |
| 二、项目目标 | 第21-22页 |
| 三、项目研究范式 | 第22页 |
| 四、项目田野点介绍 | 第22-24页 |
| 五、《多元文化乡土教材》的具体开发过程 | 第24-28页 |
| 第二节 《多元文化乡土教材》使用状况的个案研究 | 第28-39页 |
| 一、勐罕镇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特色 | 第28-30页 |
| 二、《多元文化乡土教材》的文本分析 | 第30-31页 |
| 三、《多元文化乡土教材》使用现状及影响 | 第31-35页 |
| 四、勐罕镇中学校本课程存在困难探讨 | 第35-37页 |
| 五、对勐罕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和建议 | 第37-39页 |
| 第二章 乡土教材的搜集与研究 | 第39-54页 |
| 第一节 “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项目介绍 | 第39-44页 |
| 一、项目概述 | 第39-40页 |
| 二、项目目标 | 第40页 |
| 三、项目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 四、项目管理结构及人员 | 第41-42页 |
| 五、项目实施步骤和策略 | 第42-44页 |
| 第二节 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搜集与整理 | 第44-48页 |
| 一、薪火相传,项目组成员自身培训 | 第44-45页 |
| 二、集思广益,扩大乡土教材搜集活动的影响力 | 第45页 |
| 三、招兵买马,广纳五湖四海志愿者 | 第45-46页 |
| 四、出谋划策,培训志愿者 | 第46页 |
| 五、深入田野,培养志愿者的研究能力和爱乡之情 | 第46-47页 |
| 六、征集成果,评选优秀志愿者 | 第47页 |
| 七、分门别类,整理录入乡土教材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中国乡土教材的相关研究 | 第48-54页 |
| 一、深入田野,调查乡土教材使用情况 | 第48-49页 |
| 二、构建理论,探索乡土教材的历史发展 | 第49-52页 |
| 三、召开会议,研讨乡土教育和校本课程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乡土教材的收藏与分析 | 第54-70页 |
| 第一节 百年乡土教材的收藏与分析 | 第54-66页 |
| 一、以时间为轴——乡土教材的历史分布 | 第54-58页 |
| 二、以省份为轴——乡土教材的地域分布 | 第58-59页 |
| 三、以科目为轴——乡土教材的知识领域分布 | 第59-62页 |
| 四、以学习阶段为轴——乡土教材的使用群体分布 | 第62-65页 |
| 五、以编写单位为轴——乡土教材的开发主体分布 | 第65页 |
| 六、以编写文字为轴——凸显乡土教材的民族特征 | 第65-66页 |
| 七、以版式为轴——乡土教材的多种表现形式 | 第66页 |
| 第二节 从乡土教材看乡土教育的特征及困境 | 第66-70页 |
| 一、乡土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66-67页 |
| 二、我国乡土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 第67-70页 |
| 第四章 对项目的反思与建议 | 第70-76页 |
| 第一节 乡土教材开发与收藏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70-73页 |
| 一、探讨乡土教材开发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70-71页 |
| 二、思考乡土教材收藏项目面临的困境 | 第71-73页 |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第73-76页 |
| 一、对乡土教材开发项目的建议 | 第73-74页 |
| 二、对乡土教材收藏项目的建议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 | 第79-84页 |
| 附录一 乡土教材使用情况学生调查问卷 | 第79-81页 |
| 附录二 乡土教材搜集活动志愿者招募书 | 第81-82页 |
| 附件三 乡土教材搜集活动志愿者报名登记表 | 第82-83页 |
| 附件四 中国乡土教材征集分类表 | 第83-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 后记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