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沈宠绥和他的时代 | 第8-10页 |
第一章 沈宠绥家世生平略考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沈宠绥的家世 | 第10-13页 |
一、世居震泽 | 第10-11页 |
二、名宦家门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沈宠绥的生平 | 第13-14页 |
一、年少倜傥豪迈任侠 | 第13页 |
二、中年渊静醉心声歌 | 第13-14页 |
三、晚遭世乱赉恨以终 | 第14页 |
第三节 沈宠绥著作简述 | 第14-16页 |
一、《度曲须知》与《弦索辨讹》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二、《度曲须知》与《弦索辨讹》的版本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名北而曲不真北也”——沈宠绥论北曲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北曲的南曲化 | 第16-19页 |
一、北曲的衰落 | 第16-17页 |
二、北曲的南曲化 | 第17-18页 |
三、传统北曲的遗存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北曲的字音 | 第19-21页 |
一、当时北曲字音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二、沈宠绥对北曲字音的厘正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北曲的曲调 | 第21-26页 |
一、古之北曲 | 第21-23页 |
二、今之北曲 | 第23-24页 |
三、古调可求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沈宠绥的四声唱法论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沈宠绥之前的古代四声论 | 第26-30页 |
一、何谓四声 | 第26-27页 |
二、沈宠绥之前的词曲家关于四声的主要论述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沈宠绥对于四声唱法的论述 | 第30-37页 |
一、平声唱法 | 第30-32页 |
二、上声唱法 | 第32-34页 |
三、去声唱法 | 第34页 |
四、入声唱法 | 第34-36页 |
五、四声宜忌总诀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沈宠绥关于字音起末过度的唱法论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字之头腹尾音 | 第37-42页 |
一、字尾与收音 | 第37-40页 |
二、字腹与过度 | 第40-41页 |
三、字头与出字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切法即唱法 | 第42-46页 |
一、反切与曲唱 | 第42-45页 |
二、《四声经纬图》和《转音经纬图》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正吴中之讹”——沈宠绥的正音与方音论 | 第46-61页 |
第一节 正音与方音的问题以及沈宠绥的“正讹”思想 | 第46-48页 |
一、方言与共同语 | 第46-47页 |
二、沈宠绥“正讹”的思想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沈宠绥的宗韵主张 | 第48-54页 |
一、沈宠绥之前曲家的宗韵主张 | 第48-51页 |
二、沈宠绥的宗韵主张 | 第51-54页 |
第三节 沈宠绥的方音论 | 第54-61页 |
一、俗讹因革 | 第54-57页 |
二、正讹诸考简介 | 第57-61页 |
结语:沈宠绥和魏良辅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