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3页 |
·研究对象 | 第9-14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20-22页 |
·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和符号的界定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二语习得中的类推机制 | 第23-30页 |
·类推的定义和前提 | 第24-25页 |
·空间极性词的类推机制和类推单位 | 第25-26页 |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过度类推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方位义空间极性词的组配 | 第30-57页 |
·方位区别词的组配 | 第30-40页 |
·方位后置词的组配 | 第4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移动变化义空间极性词的组配 | 第57-76页 |
·"上/下"在空间域的组配 | 第57-67页 |
·"上/下"在投射域的组配 | 第67-71页 |
·"进/出"的语义双指性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方向义空间极性词的组配(简单趋向动词) | 第76-92页 |
·空间域的组配 | 第77-85页 |
·投射域的组配 | 第85-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方向义空间极性词的组配(复合趋向动词) | 第92-110页 |
·空间域的组配 | 第92-102页 |
·投射域的组配 | 第102-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10-114页 |
·主要结论和创新 | 第110-112页 |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112-113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图表索引 | 第121-12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24-125页 |
后记 | 第125-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