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生存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生存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文献法 | 第17页 |
1.4.2 问卷法 | 第17页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地理生存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阐述 | 第20-25页 |
2.1 生存教育和高中地理生存教育 | 第20-22页 |
2.1.1 生存教育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2 高中地理生存教育的内涵与维度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第22-25页 |
2.2.1 地理研究性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生存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第25-35页 |
3.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概述及其问卷内容构成 | 第25-26页 |
3.1.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概述 | 第25页 |
3.1.2 问卷内容构成 | 第25-26页 |
3.2 问卷调查结果 | 第26-32页 |
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3.4 对策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学科开展生存教育的独特优势 | 第35-42页 |
4.1 地理学科的内容特点 | 第35-37页 |
4.1.1 综合性 | 第35-36页 |
4.1.2 区域性 | 第36页 |
4.1.3 实践性 | 第36-37页 |
4.2 地理教材中蕴含大量生存教育素材 | 第37-41页 |
4.3 地理教师具有开展生存教育的优势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存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42-56页 |
5.1 唤醒生存意识的方法 | 第42-47页 |
5.1.1 欣赏教学法 | 第42-44页 |
5.1.2 情景教学法 | 第44-47页 |
5.2 丰富生存知识与提高生存能力的方法 | 第47-54页 |
5.2.1 生存知识教学案例 | 第47-50页 |
5.2.2 实践活动 | 第50-54页 |
5.3 实现生存价值的方法 | 第54-56页 |
5.3.1 利用课堂探讨自我生存价值 | 第54页 |
5.3.2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探讨生存的社会价值 | 第54-55页 |
5.3.3 借助榜样的力量探讨生存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问题与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