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冷鲜肉冷链流通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活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1 冷鲜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1.1 冷鲜肉的特点第14-16页
        1.1.2 冷鲜肉中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第16页
    1.2 冷鲜肉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简介第16-22页
        1.2.1 沙门氏菌第16-17页
        1.2.2 大肠杆菌O157:H7第17页
        1.2.3 单增李斯特菌第17-22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单增李斯特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在猪肉中的检测应用第24-3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31页
        2.1.1 菌株及其培养第24-25页
        2.1.2 主要试剂第25页
        2.1.3 参考菌株第25页
        2.1.4 引物第25页
        2.1.5 被检样品第25页
        2.1.6 基因组DNA制备第25-26页
        2.1.7 PCR体系建立第26-29页
        2.1.8 PCR扩增第29页
        2.1.9 食品相关分离株鉴定第29页
        2.1.10 细菌种别确证试验第29-30页
        2.1.11 基因登录号第30-31页
        2.1.12 被检样品处理第31页
    2.2 结果第31-39页
        2.2.1 PCR靶基因序列分析第31-34页
        2.2.2 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第34-36页
        2.2.3 食品中相关分离株的鉴定以及种别确证第36-37页
        2.2.4 非典型单增李斯特菌特性分析第37-38页
        2.2.5 应用PCR体系在常温及冷鲜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结果第38-39页
第三章 冷鲜肉冷链流通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预测模型研究第39-45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9-41页
        3.1.1 供试样品第39页
        3.1.2 培养基及仪器设备第39页
        3.1.3 LM在16℃冷鲜猪肉中的生长曲线测定第39-40页
        3.1.4 猪肉NaCl含量测定第40页
        3.1.5 猪肉aw(water activity,水活度)测定分析第40页
        3.1.6 猪肉NaCl含量测定第40-41页
    3.2 结果第41-45页
        3.2.1 LM在4℃、8℃、12℃及16℃冷鲜猪肉中的生长特征第41-42页
        3.2.2 实测值与不同模型预测值的比较第42-45页
第四章 有机酸对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灭活作用研究第45-51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5-47页
        4.1.1 菌株第45页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5页
        4.1.3 冷鲜猪肉预处理第45页
        4.1.4 单增李斯特菌液的制备第45页
        4.1.5 有机酸溶液的配制及pH测定第45-46页
        4.1.6 有机酸对生理盐水和冷鲜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灭活试验第46页
        4.1.7 乳酸、柠檬酸喷淋对冷鲜肉表面细菌的抑制作用探究第46页
        4.1.8 数据处理第46-47页
    4.2 结果第47-51页
        4.2.1 生理盐水和冷鲜肉表面有机酸对单增生性李斯特菌的灭活模型第47-49页
        4.2.2 冷鲜肉表面单增李斯特菌经乳酸、柠檬酸喷淋处理的抑制作用第49-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4页
    5.1 结论第51-52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2-54页
        5.2.1 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第52-53页
        5.2.2 冷鲜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预测模型研究及其应用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作者简历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SBY市场运营策略研究
下一篇:Fenton法处理印染工业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