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重金属简介 | 第11-12页 |
1.2 水产品重金属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1.2.1 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12页 |
1.2.2 国内外水产品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4 重金属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水产品中胶原蛋白的提取研究 | 第16-21页 |
1.3.1 胶原蛋白概述 | 第16-17页 |
1.3.2 胶原蛋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 | 第17页 |
1.3.3 水产品胶原蛋白的特点 | 第17-18页 |
1.3.4 水产胶原蛋白的提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5 胶原蛋白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与目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东海乌参重金属脱除工艺研究 | 第22-43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试剂 | 第23-24页 |
2.1.3 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2.1 东海乌参基本组成成分分析 | 第24页 |
2.2.2 东海乌参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3 东海乌参体壁重金属分布 | 第25页 |
2.2.4 化学法脱除东海乌参体壁中重金属的研究 | 第25页 |
2.2.5 酶-化学法脱除东海乌参体壁中重金属的研究 | 第25-26页 |
2.2.6 新鲜东海乌参和处理后东海乌参体壁电镜扫描观察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41页 |
2.3.1 东海乌参基本组成成分分析 | 第26-27页 |
2.3.2 东海乌参体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3.3 东海乌参体壁重金属分布 | 第27-28页 |
2.3.4 化学法脱除东海乌参体壁中重金属的研究 | 第28-35页 |
2.3.5 酶-化学法脱除东海乌参中重金属的研究 | 第35-41页 |
2.3.6 新鲜东海乌参和处理后东海乌参体壁电镜扫描观察 | 第41页 |
2.4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东海乌参胶原蛋白酶法提取与热水法提取工艺研究 | 第43-55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3.1.2 试剂 | 第43页 |
3.1.3 仪器 | 第43-4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3.2.1 东海乌参预处理 | 第44页 |
3.2.2 酶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 | 第44-45页 |
3.2.3 热水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 | 第45-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3.3.1 EDTA浸泡时间对东海乌参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2 各因素对酶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3.3.3 各因素对热水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3.3.4 酶溶性胶原蛋白和热水溶性胶原蛋白的重金属检测 | 第53页 |
3.4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东海乌参胶原蛋白的性质研究 | 第55-66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5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4.1.2 试剂 | 第55页 |
4.1.3 仪器 | 第5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4.2.1 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56页 |
4.2.2 胶原蛋白的氨基酸测定 | 第56页 |
4.2.3 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的测定 | 第56页 |
4.2.4 胶原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56页 |
4.2.5 胶原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测定 | 第56-57页 |
4.2.6 胶原蛋白吸油性的测定 | 第57页 |
4.2.7 胶原蛋白的吸湿性的测定 | 第57页 |
4.2.8 胶原蛋白的保湿性的测定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4页 |
4.3.1 胶原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4.3.2 胶原蛋白的氨基酸测定分析 | 第58-59页 |
4.3.3 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的测定分析 | 第59-60页 |
4.3.4 胶原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60-62页 |
4.3.5 胶原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测定 | 第62-63页 |
4.3.6 胶原蛋白吸油性的测定 | 第63页 |
4.3.7 胶原蛋白的吸湿性的测定 | 第63-64页 |
4.3.8 胶原蛋白的保湿性的测定 | 第64页 |
4.4 结论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