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13页 |
1.1.1 语言中的空间表达 | 第8-10页 |
1.1.2 处所范畴与处所标记的界定 | 第10页 |
1.1.3 汉语处所标记的两个特征 | 第10-13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研究框架 | 第13-22页 |
1.2.1 已有研究 | 第13-1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2.3 内容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汉语处所标记概念空间的初步构建 | 第22-38页 |
第一节 宿松方言处所标记“在”的多种功能 | 第22-29页 |
2.1.1 宿松方言的处所标记 | 第22-23页 |
2.1.2 动词用法 | 第23页 |
2.1.3 介词用法 | 第23-26页 |
2.1.4 其他用法 | 第26-27页 |
2.1.5 宿松方言“在”的语义功能分布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基于汉语方言的处所标记的概念空间 | 第29-38页 |
2.2.1 语义地图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9-30页 |
2.2.2 具体考察 | 第30-31页 |
2.2.3 具体的语料 | 第31-34页 |
2.2.4 汉语处所标记的概念空间 | 第34-37页 |
2.2.5 语义地图的构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广西汉语方言处所标记的研究 | 第38-60页 |
第一节 广西汉语方言处所标记的基本考察 | 第38-42页 |
3.1.1 广西境内汉语方言的分布 | 第38-39页 |
3.1.2 广西汉语方言处所标记研究的现状 | 第39-40页 |
3.1.3 广西汉语方言处所标记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广西汉语方言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42-60页 |
3.2.1 粤方言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42-47页 |
3.2.2 西南官话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47-49页 |
3.2.3 客家话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49-52页 |
3.2.4 平话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52-55页 |
3.2.5 闽方言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55-56页 |
3.2.6 湘方言的处所标记及相关功能 | 第56-58页 |
3.2.7 处所标记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60-63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