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也可以唱得如此豪迈--歌曲《顶天立地宝古佬》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解析
论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of paper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一章 花鼓戏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花鼓戏及其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一、花鼓戏 | 第11页 |
二、花鼓戏的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一)、地花鼓时期 | 第11-12页 |
(二)、草台班时期 | 第12页 |
(三)、半台班时期 | 第12-13页 |
(四)、专业剧团时期 | 第13页 |
第二节 花鼓戏的舞台特征 | 第13-14页 |
一、舞台布置 | 第13页 |
二、花鼓戏的喜剧性 | 第13-14页 |
(一)、人物形象的喜剧性 | 第13页 |
(二)、艺术视角的喜剧性 | 第13-14页 |
(三)、语言的喜剧性 | 第14页 |
第三节 花鼓戏的音乐特征 | 第14-19页 |
一、花鼓戏的唱腔类型 | 第14-16页 |
(一)、小调 | 第14页 |
(二)、牌子 | 第14-15页 |
(三)、打锣腔 | 第15页 |
(四)、川调 | 第15-16页 |
二、花鼓戏的润腔 | 第16-17页 |
三、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 第17-18页 |
四、花鼓戏的节奏节拍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顶天立地宝古佬》的艺术风格 | 第19-23页 |
第一节 词曲作者介绍 | 第19页 |
第二节 创作背景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歌词简析 | 第20-21页 |
第四节 音乐特征 | 第21页 |
第五节 《顶天立地宝古佬》中的花鼓戏元素 | 第21-23页 |
一、花鼓戏小调骨干音的运用 | 第21页 |
二、花鼓戏声腔结构的运用 | 第21-22页 |
三、花鼓戏典型润腔手法的运用 | 第22页 |
四、花鼓戏场面乐器的加入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演唱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一节 语言 | 第23页 |
第二节 情感处理及演唱布局 | 第23-24页 |
一、引子部分 | 第23页 |
二、呈示段(A 段) | 第23页 |
三、中段(B 段) | 第23页 |
四、第三段(C 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顶天立地宝古佬》中装饰音和细节处理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顶天立地宝古佬》演唱中的几点个人思考 | 第25-27页 |
第一节 戏曲元素声乐作品创作的思考 | 第25页 |
第二节 戏曲元素声乐作品演唱的思考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附录 | 第29-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