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求职意向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4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5 研究方法第11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3-25页
    2.1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研究综述第13-16页
        2.1.1 网络招聘概念界定第13-14页
        2.1.2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研究现状第14-16页
    2.2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16-19页
        2.2.1 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第16-17页
        2.2.2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第17-19页
    2.3 求职意向的研究综述第19-20页
        2.3.1 求职意向的概念第19页
        2.3.2 求职意向的预测与导向作用第19-20页
    2.4 求职意向与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第20-21页
    2.5 感知有用性中介作用研究综述第21-23页
        2.5.1 感知有用性的概念第21页
        2.5.2 感知有用性研究综述第21-22页
        2.5.3 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第22-23页
    2.6 理论基础第23-25页
        2.6.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第23页
        2.6.2 信号传递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第25-31页
    3.1 模型构建思路第25页
    3.2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第25-26页
    3.3 研究假设第26-31页
        3.3.1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与求职意向的关系第26-28页
        3.3.2 高校网络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与感知有用性的关系第28-29页
        3.3.3 感知有用性与求职意向的关系第29页
        3.3.4 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第29-31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31-35页
    4.1 研究对象第31页
    4.2 量表开发第31-33页
        4.2.1 量表来源第31-32页
        4.2.2 量表内容第32-33页
    4.3 调查方案设计第33-35页
        4.3.1 问卷的设计第33-34页
        4.3.2 问卷的发放第34-35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35-45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5-36页
    5.2 信效度分析第36-38页
        5.2.1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6-37页
        5.2.2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37-38页
    5.3 因子分析第38-40页
    5.4 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第41-45页
        5.5.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第41页
        5.5.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的评价第41-42页
        5.5.3 研究假设验证第42-45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45-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5-46页
    6.2 建议第46-48页
        6.2.1 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第46-47页
        6.2.2 选择高质量的网站第47页
        6.2.3 设计有效招聘信息第47-48页
        6.2.4 提高招聘服务质量第48页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5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科院校对国家“双创”政策回应的实证研究--以南昌高校为例
下一篇: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