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2 相关文献综述第12-22页
    2.1 感恩的研究第12-17页
        2.1.1 感恩的概念第12页
        2.1.2 感恩的理论第12-13页
        2.1.3 感恩的测量第13-15页
        2.1.4 感恩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2.1.5 感恩的干预研究第16-17页
    2.2 心理健康的研究第17-19页
        2.2.1 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7页
        2.2.2 心理健康的测量第17-18页
        2.2.3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18-19页
    2.3 感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19页
    2.4 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第19-21页
        2.4.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第19-20页
        2.4.2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第20页
        2.4.3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体的影响第20-21页
    2.5 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3 研究一: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及关系第22-31页
    3.1 研究目的第22页
    3.2 研究假设第22页
    3.3 方法与过程第22-24页
        3.3.1 研究对象第22-23页
        3.3.2 研究工具第23页
        3.3.3 施测程序第23-24页
    3.4 研究结果第24-28页
        3.4.1 中职生感恩总体现状第24页
        3.4.2 中职生的感恩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特点第24-26页
        3.4.3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现状第26-27页
        3.4.5 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第27-28页
    3.5 分析与讨论第28-30页
        3.5.1 中职生感恩现状讨论第28-29页
        3.5.2 中职生心理健康总体现状讨论第29页
        3.5.3 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第29-30页
    3.6 小结第30-31页
4 研究二:感恩团体辅导对中职生感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第31-46页
    4.1 研究目的第31页
    4.2 研究假设第31页
    4.3 方法与过程第31-36页
        4.3.1 研究对象第31页
        4.3.2 研究工具第31-32页
        4.3.3 实验设计与实施第32-33页
        4.3.4 感恩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第33-35页
        4.3.5 数据统计第35-36页
    4.4 感恩团体辅导干预结果第36-40页
        4.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感恩、心理健康的前测比较第36-37页
        4.4.2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感恩、心理健康的后测比较第37-38页
        4.4.3 实验组感恩和心理健康前、后测的差异比较第38-39页
        4.4.4 对照组感恩和心理健康前、后测的差异比较第39-40页
        4.4.5 实验组感恩和心理健康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第40页
    4.5 定性评估结果第40-43页
        4.5.1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第40-41页
        4.5.2 感恩团体辅导活动团体成员评价表第41-42页
        4.5.3 团体成员收获总结第42-43页
    4.6 分析与讨论第43-45页
        4.6.1 感恩团体辅导干预的效果分析第43-45页
        4.6.2 感恩团体辅导方案的讨论第45页
    4.7 小结第45-46页
5 综合讨论第46-50页
    5.1 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第46页
    5.2 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46页
    5.3 感恩团体辅导干预对中职生感恩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第46-47页
    5.4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第47-48页
    5.5 创新与不足第48-49页
    5.6 对未来的展望第49-50页
6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A:调查问卷第54-58页
附录B:感恩团体辅导方案节选第58-60页
附录C:感恩团体辅导契约书第60-61页
附录D:感恩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第61-62页
附录E:感恩团体辅导活动评价反馈表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纳税人用税监督权的构建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转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