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4-4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24-38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24-36页 |
(一) 国际汉语教学迅猛发展 | 第24-27页 |
1. 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2. 国际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二) 移动学习领域不断发展 | 第27-30页 |
1. 移动学习领域发展的现状 | 第27-28页 |
2. 移动学习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优势 | 第28-30页 |
(三) 汉字教学资源建设有待深度开发 | 第30-32页 |
1. 汉字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第30-31页 |
2. 汉字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四) 海外少儿汉字教学需求不断增加 | 第32-35页 |
1. 海外少儿汉字教学的现状 | 第32-33页 |
2. 海外少儿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五) 本人海外汉语教学亲身体验 | 第35-3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36-38页 |
(一) 对现有汉字App教学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 第36-37页 |
(二) 丰富了海外少儿汉字课堂教学的理念 | 第37页 |
(三) 完善了海外少儿汉字App教学资源的建设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本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第38-44页 |
一、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39页 |
二、微型学习理论 | 第39-40页 |
三、汉字教学基础理论 | 第40-42页 |
(一) 汉字教学方法 | 第40-41页 |
(二) 汉字教学原则 | 第41-42页 |
四、少儿语言习得理论 | 第42-43页 |
五、多维符号刺激理论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44页 |
二、问卷访谈法 | 第44页 |
三、实验研究法 | 第44-45页 |
四、实地观察法 | 第45-46页 |
五、内容分析法 | 第46页 |
六、日志描述法 | 第46页 |
第四节 论文思路和框架 | 第46-48页 |
一、论文思路 | 第46-47页 |
二、论文框架 | 第47-48页 |
第二章 移动学习及汉字App教学资源 | 第48-74页 |
第一节 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 第48-58页 |
一、移动学习的定义及分类 | 第48-51页 |
(一) 移动学习的定义 | 第48-49页 |
(二) 移动学习的分类 | 第49-51页 |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 | 第51-54页 |
(一) 学习对象的广泛性 | 第51-52页 |
(二) 学习成本的低廉性 | 第52页 |
(三) 学习形式的灵活性 | 第52-53页 |
(四) 学习过程的非持续性 | 第53页 |
(五) 学习需求的个性化 | 第53-54页 |
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 第54-58页 |
(一) 国外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 第54-55页 |
(二) 国内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 第55-57页 |
(三) 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汉字App教学资源的发展情况 | 第58-66页 |
一、App教学资源的总体发展情况 | 第58-59页 |
二、汉字App教学资源的发展情况 | 第59-66页 |
(一) 汉字App教学资源的总体情况 | 第59-65页 |
(二) 汉字App教学资源的特点 | 第65-66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第66-74页 |
一、普通领域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66-68页 |
二、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 第68-70页 |
三、我国App教学资源的研究现状 | 第70-71页 |
四、海外少儿汉字教学研究现状 | 第71-74页 |
第三章 对五款汉字App教学资源的分析及海外教学实践 | 第74-122页 |
第一节 “汉字宝”的分析及教学实践 | 第75-85页 |
一、“汉字宝”基本情况 | 第75-78页 |
(一) “汉字宝”总体介绍 | 第75-76页 |
(二) “汉字宝”特色 | 第76-78页 |
二、选字特点 | 第78-80页 |
三、学习环节 | 第80-83页 |
(一) 书写演示环节 | 第80-81页 |
(二) 呈现词组环节 | 第81页 |
(三) 阐释字义环节 | 第81-82页 |
(四) 描红练习环节 | 第82-83页 |
(五) 笔顺练习环节 | 第83页 |
四、课堂教学实践 | 第83-85页 |
第二节 “Monki Chinese Class”的分析及教学实践 | 第85-92页 |
一、“Monki Chinese Class”基本情况 | 第85-87页 |
(一) “Monki Chinese Class”总体介绍 | 第85-86页 |
(二) “Monki Chinese Class”特色 | 第86-87页 |
二、选字特点 | 第87-88页 |
三、学习环节 | 第88-90页 |
四、课堂教学实践 | 第90-92页 |
第三节 “Kids识字”的分析及教学实践 | 第92-104页 |
一、“Kids识字”基本情况 | 第92-93页 |
(一) “Kids识字”总体介绍 | 第92页 |
(二) “Kids识字”特色 | 第92-93页 |
二、选字特点 | 第93-100页 |
(一) 选字原则 | 第94-96页 |
(二) 选字问题 | 第96-100页 |
三、学习环节 | 第100-102页 |
四、课堂教学实践 | 第102-104页 |
第四节 “Copy-Learn Chinese Writing”的分析及教学实践 | 第104-113页 |
一、“Copy-Learn Chinese Writing”基本情况 | 第104-107页 |
(一) “Copy-Learn Chinese Writing”总体介绍 | 第104-105页 |
(二) “Copy-Learn Chinese Writing”特色 | 第105-107页 |
二、选字特点 | 第107-108页 |
三、学习环节 | 第108-111页 |
四、课堂教学实践 | 第111-113页 |
第五节 “Fun Chinese”的分析及教学实践 | 第113-122页 |
一、“Fun Chinese”基本情况 | 第113-114页 |
(一) “Fun Chinese”总体介绍 | 第113-114页 |
(二) “Fun Chinese”特色 | 第114页 |
二、选字特点 | 第114-115页 |
三、学习环节 | 第115-120页 |
(一) “超级记忆王” | 第115-116页 |
(二) “气泡戳戳乐” | 第116-117页 |
(三) “色彩大搜查” | 第117-118页 |
(四) “调色小高手” | 第118页 |
(五) “配对得分趣” | 第118-119页 |
(六) “单字大进击” | 第119页 |
(七) “教师” | 第119-120页 |
四、课堂教学实践 | 第120-122页 |
第四章 关于汉字App教学资源的访谈分析及问卷调查 | 第122-144页 |
第一节 关于汉字App教学资源的访谈调查及分析 | 第122-136页 |
一、与中国教师的访谈记录及分析 | 第123-131页 |
(一) Q-1的访谈调查 | 第123-126页 |
(二) Q-2的访谈调查 | 第126-129页 |
(三) Q-3的访谈调查 | 第129-131页 |
二、与美国教师的访谈记录 | 第131-136页 |
(一) Q-1的访谈调查 | 第132-133页 |
(二) Q-2的访谈调查 | 第133-134页 |
(三) Q-3的访谈调查 | 第134-135页 |
(四) Q-4的访谈调查 | 第135-136页 |
第二节 关于美国A小学汉字课堂教学实践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136-144页 |
一、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第136-137页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第137-144页 |
(一) 对汉语喜欢程度的调查 | 第137-138页 |
(二) 对汉字喜欢程度的调查 | 第138-139页 |
(三) 是否喜欢运用iPad学习汉字的调查 | 第139-140页 |
(四) 喜欢使用iPad学习汉字原因的调查 | 第140-141页 |
(五) 对5款汉字App教学资源喜好度的调查 | 第141-144页 |
第五章 思考与启示 | 第144-160页 |
第一节 对海外少儿汉字课堂教学的思考 | 第144-150页 |
一、丰富课堂学习形式 | 第144-147页 |
(一) 丰富教学媒介 | 第145页 |
(二) 丰富互动方式 | 第145-146页 |
(三) 丰富教学内容 | 第146-147页 |
二、适时采用游戏教学法 | 第147-148页 |
三、重视认写分流的重要性 | 第148-149页 |
四、合理利用汉字App教学资源 | 第149-150页 |
第二节 对海外少儿汉字App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 第150-160页 |
一、利用汉字App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取得的成绩 | 第150-152页 |
(一) 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 第150-151页 |
(二) 增强了汉字课堂的趣味性 | 第151页 |
(三)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 第151-152页 |
二、对今后汉字App教学资源建设进行的思考 | 第152-160页 |
(一) 教学对象需要明确 | 第153页 |
(二) 选字范围及原则需要精心斟酌 | 第153-154页 |
(三) 必要信息需要补充 | 第154-158页 |
(四) 练习形式需要丰富 | 第158-160页 |
本论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 第160-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7页 |
后记 | 第167-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绩列表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