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和应对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7-8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8-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高考问题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 第12-21页 |
第一节 高考制度 | 第12-15页 |
一、 高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二、 高考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 | 第13页 |
三、 高考制度的局限性和改革趋势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 第15-21页 |
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 第15-16页 |
二、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 第16-18页 |
三、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 第18-19页 |
四、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高考试题的变化 | 第21-40页 |
第一节 新课标下的命题趋势 | 第21-29页 |
一、 从考查知识到考查解决问题能力 | 第21-26页 |
二、 从围绕教材到脱离教材的命题趋势 | 第26-29页 |
第二节 考试题型变化 | 第29-35页 |
一、 材料情景题型增多 | 第29-33页 |
二、 观点论述题出现 | 第33-35页 |
第三节 考试内容变化 | 第35-40页 |
一、 课本识记知识减少、社会现实问题增多 | 第35-37页 |
二、 新型史观题型增加 | 第37-40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应对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新课程下的教材处理 | 第40-46页 |
一、 三个必修课程与六个选修模块的整合安排 | 第40-43页 |
二、 教材内容的体例梳理 | 第43页 |
三、 对超越课本教材补充内容的把握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新课程下的课堂变化 | 第46-48页 |
一、 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研探的安排 | 第46-47页 |
二、 对平时作业内容的合理精巧设计 | 第47页 |
三、 对综合成绩多元化的设计安排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新课程下的教师素养 | 第48-51页 |
一、 学科教育观念的更新 | 第48-49页 |
二、 学科知识的拓展 | 第49页 |
三、 史学观念的更新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