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选题的起源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21世纪以来香港与大陆高中历史课程设置 | 第13-18页 |
(一) 香港高中历史课程概述 | 第13-15页 |
(二) 大陆高中历史课程设置 | 第15-18页 |
二、课文辅助系统的总体概述 | 第18-20页 |
(一) 课文辅助系统的地位 | 第18页 |
(二) 课文辅助系统的结构 | 第18-19页 |
(三) 课文辅助系统的功能 | 第19-20页 |
三、香港与大陆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下各子系统的设计研究 | 第20-36页 |
(一) 课前引导系统 | 第20-24页 |
1、现代版的课前引导系统 | 第21-23页 |
2、人教版的课前引导系统 | 第23-24页 |
3、现代版和人教版课前引导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24页 |
(二) 课内阐释系统 | 第24-32页 |
1、现代版的课内阐释系统 | 第24-29页 |
2、人教版的课内阐释系统 | 第29-30页 |
3、现代版与人教版的课内阐释系统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三) 课后巩固系统 | 第32-36页 |
1、现代版的课后巩固系统 | 第32-34页 |
2、人教版的课后巩固系统 | 第34-35页 |
3、现代版与人教版课后巩固系统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四、对香港现代版与大陆人教版课文辅助系统的思考 | 第36-39页 |
(一) 对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总体评价 | 第36-37页 |
(二) 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启示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