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新入职中学地理教师教学语言反馈现状调查与实例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关于教学语言反馈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2 关于新入职教师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0-21页
        1.3.1 研究目的第20-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页
    1.4 研究特色第21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5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2 技术路线第22-25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5-35页
    2.1 基本概念第25-28页
        2.1.1 教学反馈第25页
        2.1.2 教学语言反馈第25-27页
        2.1.3 新入职中学地理教师第27-28页
    2.2 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1 教学语言反馈的“三论”基础第28-29页
        2.2.2 教学语言反馈的评价理论研究第29-30页
        2.2.3 教学语言反馈的师生互动理论第30-31页
    2.3 语言反馈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第31-35页
        2.3.1 语言反馈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第31-32页
        2.3.2 语言反馈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第32-35页
第3章 教学语言反馈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第35-55页
    3.1 调查实施第35-37页
        3.1.1 调查目的第35页
        3.1.2 调查对象第35页
        3.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35-36页
        3.1.4 问卷设计第36-37页
    3.2 调查结果分析第37-50页
        3.2.1 对教学语言反馈的认识第37-40页
        3.2.2 教学语言反馈的实施情况第40-43页
        3.2.3 教学语言反馈的具体开展情况第43-45页
        3.2.4 对教学语言反馈的关注程度第45-47页
        3.2.5 对教学语言反馈的发展需求第47-50页
    3.3 问卷中部分问题相关性研究第50-53页
        3.3.1 发展阶段与知识了解程度的关系第50-51页
        3.3.2 重要性与运用频率的关系第51-52页
        3.3.3 备课设计情况与反思频率的关系第52-53页
    3.4 问卷小结第53-55页
        3.4.1 现状分析第53-54页
        3.4.2 存在问题第54-55页
第4章 教学语言反馈现状与问题的实例分析第55-63页
    4.1 实例选取第55页
    4.2 教学语言反馈现状分析第55-57页
    4.3 教学语言反馈存在问题第57-63页
        4.3.1 无反馈效果消极第57-58页
        4.3.2 简单反馈占比大第58-60页
        4.3.3 引导性反馈过于简单第60-63页
第5章 教学语言反馈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对策第63-73页
    5.1 教学语言反馈问题产生原因分析第63-66页
        5.1.1 语言反馈意识提高,但知识匮乏第63-64页
        5.1.2 缺少相关课程学习与入职培训第64-65页
        5.1.3 反馈能力不足,提高方式单一第65页
        5.1.4 缺乏教学机智与应变能力第65-66页
    5.2 高效教学语言反馈设计原则第66-68页
        5.2.1 准确性第66-67页
        5.2.2 针对性第67页
        5.2.3 及时性第67-68页
        5.2.4 启发性第68页
    5.3 高效教学语言反馈策略第68-73页
        5.3.1 教师层面的策略第69-70页
        5.3.2 学校层面的策略第70-7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研究结论第73-74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人小组合作”模式下七年级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培养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学语文中国新诗选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