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乳和乳制品行业现状 | 第10-11页 |
1.1.2 乳中蛋白质分类 | 第11页 |
1.1.3 酪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 第11-12页 |
1.1.4 免疫球蛋白G(IgG)的结构和营养特性 | 第12-13页 |
1.1.5 牛羊乳掺假背景 | 第13页 |
1.2 乳制品中蛋白质检测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沉淀法 | 第13-14页 |
1.2.2 萃取法 | 第14-15页 |
1.2.3 凝胶渗透法 | 第15页 |
1.2.4 亲和层析法 | 第15页 |
1.3 乳制品中蛋白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1 电泳法 | 第15-16页 |
1.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第16页 |
1.3.3 色谱法 | 第16-19页 |
1.3.4 牛羊乳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方法可靠性评估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2章 乳制品中酪蛋白的液相色谱定性研究 | 第24-32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2.2.3 样品的前处理 | 第26页 |
2.2.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条件的选择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2.3.1 提取液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2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8页 |
2.3.3 色谱柱的确定 | 第28页 |
2.3.4 流动相梯度的确定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配方奶粉中的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 | 第32-42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3.2.3 样品的前处理 | 第34页 |
3.2.4 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 第34页 |
3.2.5 定量测定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3.3.1 提取液pH的选择 | 第35-36页 |
3.3.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考察 | 第36-39页 |
3.3.3 方法的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 第39-40页 |
3.3.4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40页 |
3.3.5 样品检测 | 第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牛羊乳的特异肽段和共同肽段的确定 | 第42-80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42-43页 |
4.2.2 实验条件 | 第43-44页 |
4.2.3 牛乳和羊乳肽段精确质量数扫描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79页 |
4.3.1 牛乳特异肽段的确定 | 第45-70页 |
4.3.2 羊乳特异肽段的确定 | 第70-72页 |
4.3.3 牛乳和羊乳中共同肽段的确定 | 第72-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建立一种牛羊乳掺假筛查和定量方法 | 第80-86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80页 |
5.2.2 样品的前处理 | 第80-81页 |
5.2.3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81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1-84页 |
5.3.1 牛羊奶筛查检测 | 第81-82页 |
5.3.2 牛羊奶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82-83页 |
5.3.3 测定按已知比例混合的纯牛奶和纯羊奶结果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页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