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第13-14页 |
(一)总的问题 | 第13页 |
(二)具体问题 | 第13-14页 |
三、研究的设计 | 第14-17页 |
(一)研究的假设 | 第14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三)研究的框架 | 第15-16页 |
(四)研究的预期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数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 | 第17-21页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发展方向 | 第20-21页 |
二、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研究 | 第21-23页 |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研究方向 | 第22-23页 |
三、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融合的研究 | 第23-25页 |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融合的内涵 | 第23页 |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融合的研究发展方向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启示 | 第25-26页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6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启示 | 第26-28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7-28页 |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点 | 第28-30页 |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点理论 | 第28页 |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点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 第30-57页 |
一、《丑下鸭》教学实践 | 第30-38页 |
(一)教学设计 | 第31-35页 |
(二)教学实施 | 第35-38页 |
(三)教学评价 | 第38页 |
(四)教学反思 | 第38页 |
二、《斑羚飞渡》教学实践 | 第38-46页 |
(一)教学设计 | 第39-43页 |
(二)教学实施 | 第43-46页 |
(三)教学评价 | 第46页 |
(四)教学反思 | 第46页 |
三、《最后一课》教学实践 | 第46-54页 |
(一)教学设计 | 第46-51页 |
(二)教学实施 | 第51-53页 |
(三)教学评价 | 第53页 |
(四)教学反思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一、研究成果 | 第57页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57-58页 |
(一)从实践总结经验 | 第58页 |
(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 | 第58页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58-59页 |
四、研究的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附录1 | 第64-65页 |
附录2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