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第9页 |
1.1.2 国际教学模式的发展潮流 | 第9页 |
1.1.3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创新高师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 第10页 |
1.2.2 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国化 | 第10页 |
1.2.3 促进地理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第16-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页 |
2.2.3 认知负荷理论 | 第18-19页 |
2.3 实践基础 | 第19-23页 |
2.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9页 |
2.3.2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19-23页 |
2.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3页 |
2.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师地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5页 |
2.4.1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身的优势 | 第23页 |
2.4.2 基于大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23-24页 |
2.4.3 基于高师地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师地理教学设计 | 第25-32页 |
3.1 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3.1.1 整体性原则 | 第25页 |
3.1.2 双主性原则 | 第25页 |
3.1.3 交流互动性原则 | 第25-26页 |
3.2 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 第26-32页 |
3.2.1 课前知识传递阶段的设计 | 第26-30页 |
3.2.2 课内知识内化阶段的设计 | 第30-32页 |
第4章 应用案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 第32-38页 |
4.1 “锋面系统”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32-37页 |
4.1.1 课前知识传递阶段的设计 | 第32-35页 |
4.1.2 课内知识内化阶段的设计 | 第35-37页 |
4.2 教学设计反思 | 第37-38页 |
4.2.1 注重个性化、协作式环境的创设 | 第37页 |
4.2.2 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可操作性 | 第37页 |
4.2.3 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 | 第37-3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8-39页 |
5.1 总结 | 第38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 关于高师地理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