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意义 | 第10-11页 |
1.1.2.1 更好的把握高考考查的重点方向 | 第10页 |
1.1.2.2 更好地把握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 第10-11页 |
1.1.2.3 为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积累经验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动向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动向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1.3.2.3 案例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综合分析能力 | 第15页 |
2.1.2 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 第15-16页 |
2.1.2.1 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 第15页 |
2.1.2.2 地理信息的搜集能力 | 第15-16页 |
2.1.2.3 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 第16页 |
2.1.2.4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 第16页 |
2.1.2.5 地理文字表述能力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发现教学理论 | 第17页 |
2.2.3 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 | 第17-19页 |
第3章 高中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19-29页 |
3.1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3.2 调查内容 | 第19页 |
3.3 调查结果 | 第19-29页 |
3.3.1 学生问卷调查 | 第19-27页 |
3.3.2 地理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第4章 课堂教学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策略 | 第29-40页 |
4.1 培养学生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 第29-32页 |
4.1.1 教师需要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图表判读 | 第29-30页 |
4.1.2 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 | 第30-32页 |
4.1.3 学生需要克服畏难心理,改变懒惰被动的心态。 | 第32页 |
4.2 通过经典案例,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搜集能力以及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 第32-35页 |
4.3 建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 第35-37页 |
4.3.1 夯实知识基础作为建构思维导图的先决条件[32] | 第36页 |
4.3.2 建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 第36-37页 |
4.4 重视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文字表述能力 | 第37-40页 |
4.4.1 卷面整洁 | 第37-38页 |
4.4.2 措辞规范,术语化 | 第38页 |
4.4.3 思路清晰,格式规范 | 第38-40页 |
第5章 高中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为例 | 第40-55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1.1 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不容忽视。 | 第55页 |
6.1.2 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的搜集能力、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 第55页 |
6.1.3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 第55页 |
6.1.4 地理文字表述能力对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 第55-56页 |
6.1.5 课后训练的巩固提升非常必要。 | 第56页 |
6.1.6 “气候”作为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将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紧密联系起来,综合性非常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