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第10页
        1.1.2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施第10页
        1.1.3 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课题研究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析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内涵探讨第19-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课程资源”与“地理课程资源”第19页
        2.1.2 “生成性”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第19页
        2.1.3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涵义第19-20页
    2.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基本特征第20-21页
        2.2.1 计划性与非计划性统一第20页
        2.2.2 主体交互参与性第20页
        2.2.3 综合多样性第20-21页
        2.2.4 动态生成性第21页
        2.2.5 即时性第21页
    2.3 地理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基础第21-24页
        2.3.1 学习理论第21页
        2.3.2 教学理论第21-22页
        2.3.3 课程开发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24-32页
    3.1 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说明第24页
        3.1.1 调查目的及对象第24页
        3.1.2 调查问卷内容与发放第24页
        3.1.3 访谈设计说明第24页
    3.2 调查结果收集处理与分析第24-25页
    3.3 高中地理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3.3.1 生成性课程资源忽略流失第25页
        3.3.2 师生课堂互动方式较单一第25-26页
        3.3.3 学生学习目的指向性较强第26页
        3.3.4 公开课与实际课堂落差大第26-27页
        3.3.5 教学评价主要以成绩为准第27页
    3.4 原因分析第27-32页
        3.4.1 地理教师开发利用意识淡薄第27-28页
        3.4.2 学生课堂中主体性意识缺失第28-29页
        3.4.3 部分教师专业素质有待加强第29-30页
        3.4.4 传统“应试教育”遗留习惯第30-32页
第4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第32-43页
    4.1 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取向第32-33页
        4.1.1 以学生发展为本第32页
        4.1.2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第32-33页
        4.1.3 坚持课堂创生价值取向第33页
    4.2 教师主体方面第33-36页
        4.2.1 转变教学观念第33-34页
        4.2.2 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第34-35页
        4.2.3 深化教师角色转换意识第35-36页
        4.2.4 加强地理教师之间合作第36页
    4.3 学生主体方面第36-38页
        4.3.1 巩固地理学科专业知识第36-37页
        4.3.2 强化学生主体性意识第37-38页
        4.3.3 重视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第38页
    4.4 教学环境方面第38-40页
        4.4.1 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第38-39页
        4.4.2 优化改善地理课程评价体系第39-40页
    4.5 课堂教学过程第40-43页
        4.5.1 备课重视学情与弹性教案分析第40-41页
        4.5.2 课上关注学生学习参与与表现第41-42页
        4.5.3 课后注重教学反思提炼与总结第42-43页
第5章 总结与讨论第43-44页
    5.1 总结第43页
    5.2 讨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第46-48页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第48-50页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第50-51页
致谢第51-53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概念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海绵城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下一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师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锋面系统”教学内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