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动词“感到、觉得、感觉”的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缘由第10页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第10-14页
        1.2.1 关于“心理动词”的分类研究第10-12页
        1.2.2 关于动词“感到、觉得、感觉”的个案研究第12-14页
    1.3 语料来源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感到、觉得、感觉”的语法差异第15-30页
    2.1 工具书对“感到、觉得、感觉”的解释第15-17页
    2.2 “感到、觉得、感觉”的语义差异第17-24页
        2.2.1 “感到”的语义分布特点第18-19页
        2.2.2 “觉得“的语义分布特点第19-20页
        2.2.3 “感觉”的语义分布特点第20-24页
    2.3 “感到、觉得、感觉”的句法差异第24-30页
        2.3.1 关于宾语的选择第24-25页
        2.3.2 关于补语的选择第25-27页
        2.3.3 与能愿动词的搭配第27页
        2.3.4 与动态助词的搭配第27-30页
第三章 “感到、觉得、感觉”与“feel、think”汉英对比第30-36页
    3.1 三者与“feel”汉英对比第30-33页
        3.1.1 语义对比第30-31页
        3.1.2 句法对比第31-33页
    3.2 三者与“think”汉英对比第33-36页
        3.2.1 语义对比第33-34页
        3.2.2 句法对比第34-36页
第四章 “感到、觉得、感觉”的偏误分析第36-56页
    4.1 偏误出现的主要类型第36-51页
        4.1.1 混用第37-47页
        4.1.2 误加第47-49页
        4.1.3 遗漏第49-51页
    4.2 偏误形成的主要原因第51-56页
        4.2.1 母语的负迁移第51-53页
        4.2.2 目的语知识的影响第53-54页
        4.2.3 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第54页
        4.2.4 教材和工具书的误导第54-55页
        4.2.5 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第55-56页
第五章 解决对策第56-59页
    5.1 对教材和工具书的建议第56-57页
    5.2 对学生的建议第57页
        5.2.1 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第57页
        5.2.2 扩大输出第57页
    5.3 对教学策略的建议第57-59页
        5.3.1 消除学生对等词观念第57-58页
        5.3.2 采用偏误预治的策略第58-59页
第六章 结语第59-61页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第59页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59-60页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建设研究
下一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