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第9-10页
  (二)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0-17页
  (一)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第10-13页
  (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第13-14页
  (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4-16页
  (四)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第16-17页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以及实用价值第17页
  (一)理论意义第17页
  (二)实用价值第17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实施方案第17-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基础第21-29页
 一、概念界定第21-22页
  (一)电子书包第21页
  (二)课堂教学评价第21-22页
  (三)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第22页
 二、理论依据第22-29页
  (一)认知发展理论第22-23页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第23页
  (三)层次分析过程第23-26页
  (四)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应用功能第26-29页
第三章 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9-52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步骤第29-30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9-30页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第30页
 二、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分析第30-35页
  (一)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的分析第30-32页
  (二)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分析第32-35页
 三、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第35-52页
  (一)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第35-36页
  (二)评价指标的修改与确定第36-38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8-44页
  (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44-52页
第四章 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第52-58页
 一、评价活动的基本步骤第52-53页
 二、评价案例分析第53-58页
  (一)《线段、射线、直线》第53-56页
  (二)《逃家小兔》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一、研究结论第58-59页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第63-64页
附录一《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指标专家问卷第64-68页
附录二《电子书包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指标权重专家问卷第68-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吸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新世纪我国教师培训政策研究--基于教师领导理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