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歌唱法论文

中西合璧、承前启后--吴碧霞歌唱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吴碧霞及成长历程第11-14页
 第一节 吴碧霞简介第11页
 第二节 吴碧霞成长历程第11-14页
第二章 吴碧霞歌唱艺术的“中西合璧”第14-35页
 第一节 “中西合璧”的含义第14-16页
  一、 中国作品第14-15页
  二、 外国作品第15页
  三、 吴碧霞的“中西合璧”第15-16页
 第二节 外国作品风格的把握第16-21页
  一、 科学的呼吸第16-18页
  二、 稳定的喉头第18-20页
  三、 合理的共鸣运用第20-21页
 第三节 中国作品风格的把握第21-26页
  一、 如何咬字吐字第21-23页
  二、 风格韵味的把握第23-25页
  三、 声情并茂的形体表演第25-26页
 第四节 吴碧霞的花腔技巧第26-35页
  一、 什么叫花腔技巧第26-27页
  二、 吴碧霞花腔技巧之分析——以《春江花月夜》为例第27-35页
第三章 吴碧霞歌唱艺术“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第35-47页
 第一节 “承前”的时代意义——以郭兰英为例第35-39页
  一、 “承前”的时代背景第35-36页
  二、 郭兰英的演唱特点第36-38页
  三、 吴碧霞“承前”的时代意义第38-39页
 第二节 “启后”的时代意义——“吴碧霞现象”第39-45页
  一、 “启后”的时代背景第39-41页
  二、 “吴碧霞现象”第41-43页
  三、 吴碧霞“启后”的时代意义第43-45页
 第三节 “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第45-47页
第四章 吴碧霞对声乐学习者的启示——结合笔者自身情况第47-51页
 第一节 吴碧霞歌唱艺术对笔者的启示第47-50页
 第二节 吴碧霞歌唱艺术对声乐教育的影响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经类职业院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为例
下一篇:山东柳林花鼓的考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