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关于“团队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 ·“团队合作学习”与传统“分组学习”的区别 | 第12-13页 |
| ·社会适应、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假设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14页 |
| ·本研究的假设 | 第14-15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 ·实验法 | 第15-20页 |
| ·实验目的 | 第15页 |
| ·实验对象 | 第15-16页 |
| ·实验过程 | 第16页 |
| ·健美操教学中“团队合作学习”的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 ·观察法 | 第20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0页 |
| ·研究步骤 | 第20-21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21-31页 |
|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21-26页 |
|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构想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 ·具体问卷编制 | 第22-23页 |
| ·两组的信效度检验 | 第23-26页 |
| ·“团队合作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结果 | 第26-31页 |
| ·实验前两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 | 第26页 |
|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社会适应能力的各个维度得分比较 | 第26-27页 |
| ·实验班自身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及总分配对 T 检验得分比较 | 第27-28页 |
|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的两个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 ·实验班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反馈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1-38页 |
| ·“团队合作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 第31-38页 |
| ·“团队合作学习”对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 第32-34页 |
| ·“团队合作学习”对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 | 第34页 |
| ·“团队合作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34-35页 |
| ·“团队合作学习”对学生人际适应能力的培养 | 第35-38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建议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 第43-44页 |
| 附录 | 第4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