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SIOP模式的教师教育微课程虚拟学习环境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图表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问题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案例研究法第12-13页
     ·系统分析方法第13页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4-19页
   ·主要概念界定第14-17页
     ·教师教育第14页
     ·SIOP教学模式第14-16页
     ·微课程第16页
     ·虚拟学习环境第16-17页
   ·理论基础第17-19页
     ·成人学习理论第17-18页
     ·情境认知理论第18页
     ·认知负荷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基于SIOP的教师教育微课程设计模式第19-30页
   ·教师教育现状分析第19-22页
     ·教师教育内容分析第19-20页
     ·教师教育课程及虚拟学习环境现状分析第20-22页
   ·SIOP教学模式第22-24页
   ·基于SIOP-OTE微课程设计模式第24-30页
     ·设计原则第25页
     ·构成要素第25-26页
     ·设计模型第26-29页
     ·SIOP-OTE微课程资源特点第29-30页
第四章 基于SIOP-OTE模式的教师教育微课程虚拟学习环境构建第30-45页
   ·功能需求第31-32页
   ·设计目标与原则第32-33页
   ·总体设计第33-34页
   ·系统结构设计第34-36页
   ·模块设计第36-43页
     ·管理模块第36-38页
     ·实训模块第38-41页
     ·交流互动模块第41-42页
     ·资源共享模块第42-43页
   ·资源建设机制与应用过程第43-44页
   ·系统特点第44-45页
第五章 基于SIOP-OTE模式的教师教育微课程虚拟学习环境应用案例第45-56页
   ·基于SIOP-OTE模式教师教育微课程开发设计应用案例第45-48页
     ·主题范围设计第45-46页
     ·开发顺序设计第46-47页
     ·说明编写第47-48页
   ·基于SIOP-OTE模式教师教育微课程虚拟学习环境应用案例第48-56页
     ·湖南省L市教师教育概况第48页
     ·虚拟学习环境功能设置第48-52页
     ·资源设置第52-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研究总结第56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56-57页
   ·下一步研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的活动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互型微课件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课程有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