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操纵下的领袖著作译介--《毛选》《邓选》英译比较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毛选》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邓选》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3、小结 | 第14-15页 |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毛选》《邓选》及其英文版出版情况 | 第18-23页 |
(一)《毛选》及其英文版 | 第18-20页 |
1、《毛泽东选集》简介 | 第18-19页 |
2、《毛选》英文版出版情况 | 第19-20页 |
(二)《邓选》及其英文版 | 第20-22页 |
1、《邓小平文选》简介 | 第20-21页 |
2、《邓选》英文版出版情况 | 第21-22页 |
(三)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毛选》《邓选》的英译活动对比 | 第23-33页 |
(一)国家翻译动机 | 第23-24页 |
(二)译者的态度 | 第24-27页 |
(三)翻译的策略 | 第27-31页 |
1、对忠实的把握 | 第27-29页 |
2、受众意识 | 第29-31页 |
3、词汇的时代性 | 第31页 |
(四)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毛选》《邓选》的传播与接受 | 第33-42页 |
(一)传播效果 | 第33-35页 |
(二)读者反应 | 第35-37页 |
(三)读者分析 | 第37-40页 |
(四)小结 | 第40-42页 |
结语《毛选》《邓选》译介活动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42-46页 |
(一)关于《毛选》《邓选》译介活动的发现 | 第42-43页 |
(二)对中国政治文化“走出去”的建议 | 第43-45页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