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第一节 研究的源起 | 第9-11页 |
| 第二节 本文主要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 第一节 《儒林外史》译介研究回顾 | 第15-17页 |
| 第二节 饮食文化翻译研究回顾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儒林外史》饮食描写的语言风格及翻译策略 | 第19-33页 |
| 第一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手法与语言特点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儒林外史》中的饮食描写 | 第20-21页 |
| 第三节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文化翻译观” | 第21页 |
| 第四节 《儒林外史》饮食描写的翻译策略 | 第21-32页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儒林外史》关于饮食习俗的文化负载词及翻译策略 | 第33-41页 |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概述 | 第33-35页 |
|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儒林外史》饮食习俗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 第37-40页 |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5页 |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第41-43页 |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43页 |
| 第三节 对《儒林外史》英译研究的展望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