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解构策略的修辞--保罗·德·曼批评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21页 |
(一) 保罗·德·曼其人 | 第11-13页 |
(二) 保罗·德·曼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 | 第18-21页 |
一、 保罗·德·曼解构思想的渊源 | 第21-34页 |
(一) 六十年代与解构思想 | 第21-23页 |
(二) 认知方式与解构策略 | 第23-25页 |
(三) 保罗·德·曼与新批评 | 第25-28页 |
(四) 保罗·德·曼与结构主义 | 第28-34页 |
二、 修辞——保罗·德·曼解构策略的新维度 | 第34-47页 |
(一) 西方修辞学:历史与现状 | 第34-36页 |
(二) 修辞与语法 | 第36-40页 |
1、 语法的修辞化 | 第37-38页 |
2、 修辞的语法化 | 第38-40页 |
(三) 修辞与认知 | 第40-42页 |
(四) 修辞与文学性 | 第42-47页 |
三、 保罗·德·曼的修辞解构策略 | 第47-96页 |
(一) 象征——建构统一性的符号化过程 | 第50-61页 |
1、 象征——主体与语言的关系 | 第51-55页 |
2、 象征——主体与自身的关系 | 第55-61页 |
(二) 隐喻——作为认识的修辞 | 第61-69页 |
1、 隐喻 | 第62-63页 |
2、 隐喻认识论 | 第63-69页 |
(三) 寓言(讽喻)——时间性修辞 | 第69-80页 |
1、 寓言概念的界定和演化 | 第69-71页 |
2、 寓言的解构性 | 第71-75页 |
3、 阅读的寓言——从修辞手法到阅读策略 | 第75-80页 |
(四) 反讽——否定的修辞 | 第80-90页 |
1、 反讽种种 | 第80-82页 |
2、 “反讽的概念” | 第82-90页 |
(五) 劝说修辞——一种言语行为 | 第90-96页 |
四、 洞见与盲点 | 第96-103页 |
(一) 保罗·德·曼的洞见 | 第96-99页 |
1、 被遮蔽事物的读解 | 第96-98页 |
2、 不可读的寓言 | 第98-99页 |
(二) 保罗·德·曼的盲点 | 第99-103页 |
1、 卢梭的“丝带”——隐喻替代与言语行为 | 第99-101页 |
2、 德·曼的“猫”——解构的解构 | 第101-103页 |
结语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5页 |
附录 | 第115-117页 |
后记 | 第117-11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