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3-15页 |
·人才流失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5-17页 |
·国内外对心理契约与人才流失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心理契约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心理契约的内涵 | 第21页 |
·心理契约的特点 | 第21-22页 |
·心理契约的内容 | 第22-23页 |
·心理契约的结构 | 第23-25页 |
·心理契约违背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心理契约违背 | 第25页 |
·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心理契约违背动态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人才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 | 第27-31页 |
·企业人才的定义和分类 | 第27页 |
·企业人才的特点 | 第27-28页 |
·人才流失 | 第28-31页 |
3 心理契约与企业人才流失的相关分析 | 第31-36页 |
·心理契约三维结构对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31-33页 |
·物质激励维度对企业人才的影响 | 第31-32页 |
·环境支持维度对企业人才的影响 | 第32页 |
·发展机会维度对企业人才的影响 | 第32-33页 |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才流失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企业人才心理契约的构建 | 第33页 |
·企业人才心理契约未被履行 | 第33页 |
·企业人才对心理契约未履行的感知 | 第33-34页 |
·企业人才心理契约的违背 | 第34页 |
·心理契约违背后人才的反应 | 第34页 |
·心理契约对人才流失的影响模型 | 第34-36页 |
4 实证研究 | 第36-49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研究假设 | 第36页 |
·研究工具 | 第36-37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37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7-40页 |
·样本的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样本的效度分析 | 第38-40页 |
·样本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40-43页 |
·样本的个体变量分析 | 第40-41页 |
·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心理契约的整体分析 | 第41-42页 |
·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离职原因的整体分析 | 第42-43页 |
·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心理契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心理契约差异分析 | 第44-46页 |
·性别因素对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44-45页 |
·年龄因素对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45页 |
·学历因素对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45-46页 |
·工作年限因素对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46页 |
·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5 基于心理契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控制 | 第49-58页 |
·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控制模型 | 第49-51页 |
·基于心理契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全过程管理 | 第51-53页 |
·心理契约探索期的管理 | 第51页 |
·心理契约建立期的管理 | 第51-52页 |
·心契约认同期的管理 | 第52页 |
·心理契约危机期的管理 | 第52-53页 |
·基于心理契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控制措施 | 第53-58页 |
·基于物质激励维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管理措施 | 第53-54页 |
·基于环境支持维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管理措施 | 第54-55页 |
·基于发展机会维度的城阳区民营企业人才管理措施 | 第55-56页 |
·针对个体属性差异,采取差异化的管理和激励措施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58-59页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