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牛奶中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残留的现状 | 第11-12页 |
·牛奶中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来源 | 第12-13页 |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及β-内酰胺酶残留危害 | 第13-14页 |
·β-内酰胺酶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5-17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β-内酰胺酶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解产物分析 | 第17-28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试验设备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7页 |
·液质联用色谱法分析青霉素酶解产物 | 第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青霉素酶解产物 | 第21-23页 |
·β-内酰胺酶对青霉噻唑酸生成量的影响 | 第23-26页 |
·SDS-PAGE 电泳 | 第26页 |
·酶活度检测结果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碘量法、酸度法检测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试验设备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碘量法 | 第31-33页 |
·酸度法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分光光度法检测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 | 第39-59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试验设备 | 第39-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4页 |
·试验原理 | 第40-41页 |
·可行性试验 | 第41-42页 |
·确定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条件优化 | 第43页 |
·检测梯度、标准曲线及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8页 |
·可行性试验 | 第44-45页 |
·确定影响因素 | 第45-50页 |
·条件优化 | 第50-54页 |
·检测梯度、标准曲线及最低检出限的研究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究 | 第59-66页 |
·引言 | 第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试验仪器 | 第59-60页 |
·试验方法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比色卡的制备 | 第60-64页 |
·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 第64页 |
·5种检测方法的对比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