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地方戏曲音乐论文

如何提高粤曲的唱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唱功薄弱的粤曲第9-16页
 一、粤曲的定义第9-10页
 二、粤曲的特点第10-12页
  (一) 音乐风格第10页
  (二) 伴奏形式第10-11页
  (三) 表演形式第11页
  (四) 创作曲目第11页
  (五) 演唱风格第11-12页
 三、粤曲的形成与发展第12-13页
  (一) 八音班时期第12页
  (二) 师娘时期第12页
  (三) 女伶时期第12-13页
  (四) 衰落期第13页
  (五) 新生期第13页
 四、唱功薄弱的现状第13-15页
  (一) 咬字、吐字不到位,导致行腔韵味不浓第14页
  (二) 对发声缺乏科学的认识,声音概念含混第14页
  (三) 演唱风格千篇一律第14-15页
 五、提高粤曲唱功的关键:吸收与借鉴现代民族声乐中的演唱技巧,提高粤曲演员的唱功第15-16页
第二章 追求风格多元化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第16-19页
 一、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概念第16页
 二、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形成与发展第16-17页
 三、追求风格多元化的现状第17-19页
第三章 借鉴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提高粤曲演唱的艺术表现力第19-22页
 一、粤曲演唱借鉴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的可行性第19-20页
  (一) 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及声音发出的规律上相同第19页
  (二) 在整体共鸣上突出局部共鸣的发声方法值得借鉴第19-20页
  (三) 汉语言音韵规律相同第20页
 二、合理借鉴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突出粤曲演唱的特殊性第20-22页
第四章 从字、声、情、味四方面方面借鉴第22-37页
 一、字:继承传统咬字吐字要诀,表现广州话韵味第22-26页
  (一) 找准咬字、吐字的着力点第22-23页
  (二) 把握好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第23页
  (三) 继承传统咬字吐字要诀,表现广州话韵味第23-26页
 二、声:在运用整体共鸣的基础上,突出局部共鸣和个性音色第26-31页
  (一) 共鸣的原理第26-27页
  (二) 粤曲演唱忽略整体共鸣的现状与原因第27页
  (三) 获得整体共鸣的关键:运用深呼吸,使喉咙打开第27-29页
  (四) 通过运用发声技巧,调整音色,塑造声音形象第29-31页
 三、 味:字正腔圆是韵味形成的关键第31-33页
  (一) 如何正字第31-32页
  (二) 如何圆腔第32-33页
 四、情:把握感情基调,表现不同的感情层次第33-37页
  (一) 理解唱词,确定感情的基调第33-34页
  (二)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感情框架和脉络第34页
  (三) 分析音乐要素,细腻表现感情的层次变化第34-37页
   1、乐句的划分第34页
   2、旋律的走向第34-35页
   3、调性的转换第35页
   4、力度的对比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近真实的鲁迅--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下一篇:政府采购中行政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