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化的翻译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24页 |
| 绪论 | 第24-40页 |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24-26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 第26-31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31-37页 |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 第37-40页 |
| 第一章 西方语境理论发展线索 | 第40-120页 |
| 引言 | 第40-42页 |
| 第一节 言内语境研究阶段 | 第42-54页 |
| ·前弗雷格语境研究 | 第42-44页 |
| ·语境原则的提出 | 第44-47页 |
| ·语境原则的传播 | 第47-51页 |
| ·言内语境研究简评 | 第51-54页 |
| 第二节 情景语境研究阶段 | 第54-76页 |
| ·“情景语境”的发祥 | 第55-61页 |
| ·情景语境的构成 | 第61-64页 |
| ·韩礼德对语境和语篇关系的分析 | 第64-70页 |
| ·马丁对功能语境观的发展 | 第70-74页 |
| ·语境组合 | 第74-76页 |
| 第三节 文化语境研究阶段 | 第76-105页 |
| ·美国人类学家对文化语境的研究 | 第77-83页 |
| ·功能语言学派对文化语境的关注 | 第83-88页 |
| ·动态语境观 | 第88-105页 |
| ·巴赫金的语境观 | 第89-96页 |
| ·巴赫金论话语的对话性 | 第96-101页 |
| ·语境的动态性 | 第101-105页 |
| 第四节 语境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阶段 | 第105-111页 |
| 小结 | 第111-120页 |
| 第二章 语境的历史系统观 | 第120-174页 |
| 引言 | 第120-124页 |
| 第一节 语境的共时系统分析 | 第124-150页 |
| ·语境一般和语境特殊 | 第125-131页 |
| ·言外语境的分类及关系 | 第131-135页 |
| ·言内语境的分类及关系 | 第135-143页 |
| ·语言的组合和聚合系统 | 第137-140页 |
| ·言语的组合和聚合系统 | 第140-143页 |
| ·言外语境、言语、语言的相互关系 | 第143-150页 |
| 第二节 语境的历时运动与发展 | 第150-168页 |
| ·语境是历史的积淀 | 第151-154页 |
| ·语境是永远变动的 | 第154-156页 |
| ·语境是开放的 | 第156-158页 |
| ·语境是构建的 | 第158-160页 |
| ·语境要素动态演变的不同步性 | 第160-165页 |
| ·语境系统球体的历时运动 | 第165-168页 |
| 小结 | 第168-174页 |
| 第三章 翻译语境论 | 第174-218页 |
| 引言 | 第174-176页 |
| 第一节 翻译是否受语境制约 | 第176-189页 |
| ·语内交际受语境制约 | 第176-182页 |
| ·无中介跨文化交际受语境制约 | 第182-184页 |
| ·有中介跨文化交际(翻译)受语境制约 | 第184-189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对语境与翻译的研究回顾 | 第189-214页 |
| ·卡特福德的语境翻译观 | 第189-193页 |
| ·英国其他学者对翻译语境的研究 | 第193-198页 |
| ·美国等他国学者对翻译语境的研究 | 第198-204页 |
| ·国内学者对翻译语境的研究 | 第204-214页 |
| 小结 | 第214-218页 |
| 第四章 翻译语境时空距离模式 | 第218-264页 |
| 引言 | 第218-219页 |
| 第一节 什么是翻译语境 | 第219-232页 |
| ·翻译语境的定义 | 第219-221页 |
| ·翻译语境的构成 | 第221-228页 |
| ·翻译语境的个体差异性 | 第228-232页 |
| 第二节 翻译语境的互动性 | 第232-246页 |
| ·翻译语境的互动 | 第232-234页 |
| ·翻译语境的构建性 | 第234-235页 |
| ·翻译语境的构建基础 | 第235-242页 |
| ·翻译语境的对话性 | 第242-246页 |
| 第三节 翻译语境的时空距离模式 | 第246-262页 |
| ·翻译语境的文化距离模式 | 第246-249页 |
| ·翻译语境的时空距离模式 | 第249-262页 |
| ·翻译语境的时空经纬网 | 第249-251页 |
| ·翻译语境的自然时空 | 第251-254页 |
| ·翻译语境的社会时空 | 第254-259页 |
| ·翻译语境时空距离模式的理论意义 | 第259-262页 |
| 小结 | 第262-264页 |
| 第五章 翻译的共时对话与历时对话 | 第264-288页 |
| 引言 | 第264-266页 |
| 第一节 翻译对话的基本模式 | 第266-273页 |
| ·翻译共时对话的基本模式 | 第266-268页 |
| ·翻译历时对话的基本模式 | 第268-273页 |
| 第二节 翻译中的共时对话 | 第273-279页 |
| 第三节 翻译中的历时对话 | 第279-285页 |
| 小结 | 第285-288页 |
| 未完的结语 | 第288-2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2-304页 |
| 附录 | 第304-306页 |
| 后记 | 第306-308页 |
| 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说明书 | 第3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