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一、普世伦理的一般概述 | 第13-26页 |
| (一) 普世伦理的提出 | 第13-14页 |
| (二) 普世伦理的涵义及特征 | 第14-18页 |
| (三) 普世伦理的内容 | 第18-20页 |
| (四) 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及障碍 | 第20-26页 |
| 二、普世伦理与道德教育的联系 | 第26-33页 |
| (一) 普世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第26-27页 |
| (二) 普世伦理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27-29页 |
| (三) 普世伦理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 | 第29-33页 |
| 三、普世伦理视角下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新路向 | 第33-44页 |
| (一) 道德教育目标的合理定位:基础性规范优先,兼顾至善性美德 | 第33-34页 |
| (二) 道德教育观念的理性重塑:开放性道德教育观 | 第34-37页 |
| (三) 道德教育内容的深化拓展:培养受教育者的"类意识" | 第37-39页 |
| (四) 道德教育方法的完善改进:由"道德独白"走向对话、讨论 | 第39-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50页 |
| 后记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