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图表目录第10-12页
一、绪论第12-19页
 (一)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第12-15页
  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2. 课题来源第14-15页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5-18页
  1. 研究意义第15-16页
  2. 研究内容第16-18页
 (三)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9-37页
 (一) 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第19-23页
  1. 教育装备第19-21页
  2. 信息化教育装备第21-22页
  3. 效能、装备综合效能和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第22-23页
 (二) 研究现状第23-33页
  1. 教育装备的研究现状第23-27页
  2. 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现状第27-30页
  3. 信息化教育装备评价研究现状第30-33页
 (三) 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的理论基础第33-37页
  1. 装备效能理论第33-35页
  2. 人机工效学理论第35页
  3. 绩效技术理论第35-37页
三、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个案研究第37-48页
 (一) 中学多媒体教学平台使用效能个案调查第37-43页
  1. 个案调查的对象的选择及调查方式第37-39页
  2. 问卷的信效度保障措施第39页
  3. 调查结果分析第39-43页
 (二)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个案调查第43-47页
  1. 个案选择第43-44页
  2. 个案介绍第44页
  3. 个案分析与讨论第44-47页
 (三) 个案研究对指标体系的贡献第47-48页
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第48-60页
 (一) 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分析第48-59页
  1.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48页
  2. 问卷的操作过程第48-49页
  3. 调查问卷的分析第49-59页
 (二) 问卷调查结论对指标体系设计的启示第59-60页
五、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的问题与对策第60-66页
 (一)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存在的问题第60-62页
  1. 缺乏信息化教育装备领导力第60-61页
  2. 学校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建设问题重重第61-62页
 (二) 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的对策第62-65页
  1. 多途径提高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第62-63页
  2. 加强装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第63-64页
  3. 开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调查分析系统第64-65页
 (三) 对构建指标体系的启示第65-66页
六、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6-89页
 (一)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第66-68页
  1. 实践导向原则第66-67页
  2. 科学性原则第67页
  3. 发展性原则第67页
  4. 系统性原则第67页
  5. 开放性原则第67-68页
  6. 一致性原则第68页
 (二) 构建指标体系的意义第68-69页
 (三)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第69-80页
  1. 指标体系要素探索第69-70页
  2. 指标的权重及确定第70-73页
  3.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3-79页
  4. 指标体系应用说明第79-80页
 (四) 信息化教育装备素养量表的研制第80-89页
  1. 量表的设计第80页
  2. 量表的操作过程第80-81页
  3. 量表的项目分析第81-85页
  4. 量表的信度分析第85-86页
  5. 量表的效度分析第86-88页
  6. 确定正式量表第88-89页
七、回顾与展望第89-92页
 (一) 回顾总结第89-90页
 (二) 研究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中文部分第92-94页
 英文部分第94-95页
附录第95-107页
 附录 A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指标评估体系第95-97页
 附录 B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相关评估公式汇总第97-99页
 附录 C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装备素养正式量表第99-101页
 附录 D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素养技术人员正式量表第101-103页
 附录 E 中学多媒体教学平台使用效能教师问卷第103-104页
 附录 F 中学多媒体教学平台使用效能学生问卷第104-105页
 附录 G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影响因素与现状调查正式问卷第105-10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IKI协作备课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网络学习环境中历史记录导航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