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辞 | 第1-5页 |
论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埃及与中国实施近代教育改革的原因分析 | 第9-10页 |
第二章 两国教育改革内容之比较 | 第10-15页 |
(一) 埃及近代教育改革内容 | 第10-12页 |
1. 各类专科学堂的创立 | 第10-11页 |
2. 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 第11-12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内容 | 第12-15页 |
1. 创办新式学堂 | 第12-13页 |
(1) 外语学堂 | 第12页 |
(2) 军事学堂 | 第12-13页 |
(3) 科技学堂 | 第13页 |
2. 教育方法的变革 | 第13-15页 |
(1) 教学内容变革:从四书五经到科技知识 | 第13-14页 |
(2) 教学方法变革:从强化灌输到学用结合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埃及与中国派遣留学生的状况及影响 | 第15-21页 |
(一) 埃及派遣留学生的状况及影响 | 第15-19页 |
1. 促进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埃及的传播 | 第16页 |
2. 带动埃及现代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 | 第16-18页 |
3. 促进埃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18-19页 |
(二) 中国派遣留学生的状况及影响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埃及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对两国的积极影响 | 第21-26页 |
(一) 近代教育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 | 第21-23页 |
(二) 近代教育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第23-26页 |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要内容 | 第24页 |
2.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原则 | 第24页 |
3.循序渐进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 | 第24-25页 |
4.教学要联系实际,学生应到实践中去磨练,才能获得真知,练出 实际本领 | 第25-26页 |
第五章 埃及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局限性及其消极影响 | 第26-29页 |
(一) 近代教育改革对埃及的消极影响 | 第26-27页 |
1. 教育改革过于功利 | 第26页 |
2. 教育改革受制于穆罕默德·阿里的独断独行 | 第26页 |
3.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 近代教育改革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 第27-29页 |
1. 教育理念:急功近利,急用先学 | 第27页 |
2. 教学目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第27-28页 |
3. 办学模式:零星分散,参差不齐 | 第28-29页 |
第六章 埃及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差异及其原因 | 第29-31页 |
(一) 与传统教育的冲突 | 第29-30页 |
(二) 两国现代教育的倾向性 | 第30页 |
(三) 两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一) 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因素引起 的 | 第31页 |
(二) 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理性精神 | 第31页 |
(三) 必须大力推进创新教育 | 第31-32页 |
(四) 引进外来技术时要注意本国的传统文化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 外文论文 | 第34-80页 |